《教研通讯》随笔(二十七)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笔(二十七)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2011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已经下发到考生手中,教师要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惟一依据,也是考生高考复习的惟一依据,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依托,也是考生高考复习的依托。一手抓依据­­——《考试说明》,一手抓依托——教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老生常谈!

 

今年要求老师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又增加了两个重要理由:

一、2010年北京市高考是课程版高考第一年,在检测方向上,检测目标上,检测方法上都有较大变化,一些新题型也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北京考试院以及命题专家依据2010年考试结果进行了定量定性的分析,对于今年的高考试题会进一步调整与完善,这些意向在《考试说明》中会有所描述,从宏观的角度讲,改革第二年的《考试说明》比改革第一年、第三、四年的《考试说明》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原因是去年我们迈出了第一步,今年的第二步要在巩固、调整的基础上改革的步伐会更快、更大、更有力。《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与考生、教师的“零”距离接触,教师、考生一定要抓住这次“接触”。

 

第二、2011年《考试说明》的参考样题做了重大调整,这种调整是从课程的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进行的,这一点应当引起教师和考生的注意。看参考样题一定要学会审题:命题专家在考查考生什么能力?二要认真看看答案,这一点是考生最容易忽略的,考生在看答案过程中似乎觉得没什么问题,没什么新鲜感,但是如果让考生自己写答案,那么就会和标准答案相差甚远,这就是为什么考生自己觉得答对了而没有得到分的重要原因。

 

关于参考样题的解释《考试说明》中描述的十分清晰:“为使考生对高考试题获得一定认识”。考生的问题恰恰是不认识高考试题!

 

寒假将至,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好好研读《考试说明》,再整理一遍知识点,再进一步查漏补缺实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