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报复性上涨无法避免


     严厉的政策调控下,4月17日到9月7日,不足5个月,房价报复性上涨已经难以避免。政策抑制下的强大膨胀刚效需求突然爆炸,一线城市的房价爆涨。其实居民收入不断的提高 ,人口还在爆涨,通货膨胀在加剧,一切表象表明需求的洪流随时可能爆发。目前房地产靠行政命令和政策恐吓是无法阻挡富裕人群,为保资产不贬值而涌向房地产投资,在城市化的趋势,财富无法分流,短暂的房价平稳坝体,被强大的需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只是时间问题。即便就是限制一个家庭一套房子一样无法阻止北京的房价上涨趋势,也用事实充分说明,核心大城市的房价不但没有泡末,而且被严重的低估了。对于九、十月的价格涨幅,核心大城市在2010年年底价格,应该超过3月到4月宏观调控房产价格峰值上涨的10%-20%-左右。

     面对松绑与严控的巨大分歧,房地产调控又一次被纠结。新政实施将近五个月,要检验的不仅是一个短期效果,更应从长远出发,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政策体系。以4月17日“新国十条”发布为起点,被称为“房地产新政”的此轮调控迄今已满近五个月。从新政实施效果看,市场的表现有些混乱。

     2010年9月5日,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除去保障性住房,北京8月实际成交期房商品住宅4488套,环比增长11.2%,成交现房776套,环比增长12.4%。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008元/平米,环比上涨10.6%,创下调控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自调控以来房价首度回到2万元以上。据数据统计显示,8月北京别墅成交了267套,环比7月增加了84套,增幅超过四成。高端公寓8月共成交了216套,单价突破4万元的豪宅,环比增加74套,环比增幅高达52.1%。别墅及高端住宅成交量占据了8月总成交的9.2%,带动了整体成交价格的提高。

     2010年9月5日,根据上海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2010年8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3万平方米,环比7月增加69.77%,成交均价为21156元/平方米,环比7月上涨了9.54%,目前成交量和成交均价也已接近新政之前的水平。且随着成交的回暖,部分开发商借势上调价格,上海楼市8月重现“量价齐升”。

     2010年9月5日,根据广州国土房管交易的网站"阳光家缘"8月份数据的监控数据显示,8月份广州楼市出现明显回暖。8月1日至8月29日,广州十区二县一手住宅成交面积为62.8万㎡,与7月同期相比大涨49.2%,这也是近4个月来成交面积首次重上60万㎡关口,成交套数为6056套,与7月同期相比大涨55.5%,无论是网签面积还是套数均为今年第4高的月份。广州均价为11086元/㎡,与7月同期相比反弹7.5%。

     2010年9月5日,根据广州国土房管交易的网站"阳光家缘"8月份数据的监控数据显示,"阳光家缘"8月份数据的监控,8月广州楼市呈现量价齐升的状态,一手住宅成交面积达到72.6万平方米,环比涨幅达56.8%,成交面积仅次于今年1月,成为今年以来成交面积第二高的月份。广州(包括十区两县)8月份均价为10978元/m2,环比7月微涨7%。根据"阳光家缘"的数据,8月份全市新增套数达到8861套,比7月份的新增套数多出一倍多,再加上即将推出市场的巨无霸亚运城项目,预计十一前后楼市将出现百花齐放的供应态势,有心购房的市民千万不要错过此次"盛宴"。

     2010年9月5日,根据深圳国土房管交易的网站数据显示,8月1日—8月29日,深圳市新房成交量为2694套,成交面积为23.6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的幅度均超过6成。中原监测数据显示,深圳市8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将突破一万套,环比增长近两成。成交均价也开始出现上涨,8月1日—8月29日深圳新房销售均价为19240元/平方米,环比7月份的18179元/平方米的均价上涨5.8%,8月深圳楼市量价齐升,市场呈现出回暖的迹象。

     另外,重庆、福州、天津、武汉、西安等多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升。

     根据重庆网上房地产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8月重庆主城区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88万平方米,总套数为21022套,成交均价为5891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从成交面积看,和去年同比增长37%,和7月环比增长63%。从价格上看,根据市国土房管局8月6日公布的数据,主城7月成交均价为5377元/平方米,主城房价8月比7月上涨了514元。

     新政目的,第一是打击热钱,迫于国内和国际的压力,年内人民币将大幅度升值,热钱大多集中在股票市场上套期保值,为了避免热钱等升值后快速获利出逃,因此就需要在升值前全面打压股市,金融和地产企业一直是股市的基石,因此借助打压楼市,既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又能快速打压股市,让人民币升值后的热钱无利可图。

     第二是抑制通货膨胀,由于2009年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难以避免,打压楼市,可以迅速冷却对水泥建材家居产业的发展和对基础原材料的迅猛增加的需求,快速打消通货膨胀预期。同时借打打压楼市搭压股市,可以迅速化解股市财富效应,随着股市市值的迅速蒸发,快速消化了社会财富,显著降低了购买需求,有利于保持物价的稳定。

     第三是 高层看到房地产行业利润丰厚但长期被民盈企业垄断,同时民企资产负债率高,绑架了银行体系,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 和利润率一直高高在上,为此打压楼市,引导民营房地产企业主动要求中央企业进行接管,从而达到国进民退的目的,稳定楼市。

     第四,缓解供需失衡局面,一方面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是是成为世界城市,一方面是城市负载能力日趋饱和,常住人口已经接近2000万,优胜劣汰将是必然选择,土地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自09年初开始,随着楼市的回暖,北京的新房存量的历史低位的记录不断被刷新,从8万套到目前的3万套,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会后地产企业明知道要被调控,但是仍旧高价拿地原因,因为地产企业除了钱就是钱了,因此再不出台严酷的政策,年内房价翻番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已经到了非压制一切需求的时刻了,结果肯定是中产阶级的继续将存款存在银行,心甘情愿的等着被通货膨胀洗劫。

     不要忘记中央频发信号是没有任何的强制力,楼市调控不放松仅仅是声音而已,根本构不成对于开发商的心理威慑,也起到遏制房价继续上涨的威胁。虽然8月的各项数据都非常好看,只要宏观政策不放松,后续调控趋势不明朗,永远都不能说市场已经回暖。虽然当前楼市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势头,但是依然面临两大问题:消费者信心和信贷政策。

     但是,关于房地产可能的政策,依然威慑消费者信心。因为房产新政以及可能出台的后续政策,使得消费者信心很难恢复到去年的水平。此外,受信贷政策的影响,许多改善型需求办不了按揭贷款,投资性物业也“只能看,不能买”,有点干着急。受此影响,目前楼市还是一个“跑量”,“以价换量、弃价保量”是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各大楼盘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