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誓算不算一项好的制度设计?


   毒誓算不算一项好的制度设计?

   

   赵红军

   

       中午回家吃饭,一进电梯,就发现了一则毒誓,它是这样说的:

       xxx小区的各位住户:

       xxx小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如果你没有乱扔垃圾,也不高空抛物,请自觉保持,大家感谢您。

       如果你乱扔垃圾,高空抛物,请停止这种不文明行为。

       如果你不听劝告,继续这种恶劣行为,那么xxx小区除你以外的人都会在心里默默地骂你。

       当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骂你时,这就是一种诅咒。

       如果被大家诅咒地多了,你就会出现不好的状况,不管是身体、事业、爱情、金钱这是子孙后代的安危,这是真的。

       一看这个毒誓就知道,肯定这里的物业环境不太好,什么叫做这里的物业环境不太好,主要是这里的住户素质太差,这里的住户素质为什么太差?一个可能就是这里住户大多不是自住住户,而是租住住户,租住住户为什么不爱护自己的居住环境?主要是因为房子不是自己的,因而就采取一种短期化的行为,结果,就出现了现代物业所面临的顽疾。

       怎么根治这个顽疾,恐怕大家把办法都想尽了,比如有的物业安装录像,或者探头,这样就能有效地发现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的现象,但由于要安装探头,就意味着要花费一些金钱,所以,这个好的遏制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的做法就很难实施。还有人说,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或者高空抛物,就记下楼层,然后马上上去声讨。可是,没有人一天没有事,成天就盯着楼上,那样,脖子不酸,也会被别人说成是“望天”。有的人干脆说,贴一个告示,告知大家,不要那样做,但是大多数的告知都没有什么威力,文字也是文绉绉的,什么尊敬的某某,小区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希望大家怎么样怎么样,可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都听这种劝告的声音,秦始皇上台时就发布什么书,汉武帝登基时,就发布劝农书,明太祖到任是也发劝告,每一朝代的制度都是各种善意的劝告,字句也同样是文绉绉的,希望大家往好的方面去做,结果,这样的告知、劝告几乎都不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没有威慑力。什么叫做没有威慑力?主要是因为这样的制度不公布,不执行的后果是什么?或者有的制度虽然公布了后果是什么?但如果得不到很好地执行,这个制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看看电梯里的这个毒誓就知道,虽然这个制度听不上不好听,也带有几分的神秘色彩,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却是个好的制度。

       第一,这个制度告知住户,什么样的做法是好的做法,不乱扔垃圾,不高空抛物,什么是坏的做法?就是乱扔垃圾,高空抛物。好坏分明,显然这只是一项好的制度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二,这个制度告诉住户,好的做法应该保持,大家感谢你,而坏的做法,大家唾弃你。光是唾弃也没有办法,反正大家很难抓到乱扔垃圾的人,这怎么能很好地约束大家的行为呢?这个制度借助了一项心理学乃至佛学中的一个因果报应的说法,来告知大家,当一件坏事不断地重复并受到众人唾弃时,这个人就会受到众多的唾弃,并产生一系列的因果报应。从科学的角度看,别人骂做坏事的人,不见得做坏事的人就会身体不好,家庭不幸,爱情不好,金钱减损,事业阴暗,但是这些都是未知的事情,谁又能保证它绝对不会发生呢?再说,大部分国人都或多或少地信几分佛,还有很多人可能还有几分的迷信。在这种背景下,很显然这项制度借助因果报应甚至几分的迷信的说法告诉大家,好事应继续,坏事应该受到杜绝。

       既然这是一项好的制度,那么,它是否能很好地约束大家的行为呢?我们拭目以待。

       前一段时间,我去参观世博会,看到很多国人乱扔垃圾的时候,曾经给相关部门写过一个政策建议,就是让国人在进场之前宣誓,在场内不乱扔垃圾,如果仍垃圾,将来子孙后代变小狗。相关部门没有这样做,可能觉得请好笑,这怎么是一项好的制度。结果,这个制度没有得到实施,我们只能依赖理论推理来评判这一制度。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毒誓就是类似于我所说的一个好的制度设计。并且庆幸的是,这项制度已经公布出来,简直是太好了。因为这项制度这么往外一贴,就提供了我们一个检验这个制度是好是坏的好机会。

       俗话说的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对于一项制度而言,恐怕也是如此。毒誓虽然是一个可笑的做法,在民间广泛应用,但却从来没有走上政策层面,原因可能不是它没有用,而可能是很多人觉得它可笑。话说回来,可笑不可笑不值得计较,应该计较的到应该是,这项制度设计是否很好地发挥制度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果是那样,即便是个毒誓,也可能是一项好的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