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城市化的高房价模式


    老城翻新的旧城改造模式,必然抬高地价,造成北京广渠门地王那样的高成本。而拆旧建新的城市化模式也必然会导致高房价的恶性循环。无论政府出台了多少份打压房地产文件,都很难根绝高房价在中国各个城市蔓延。即使是“急医用猛药”,一时短期奏效了,长期也要报复性反弹回来。

    只要现有土地政策不改变,在老城市圈子里拆来翻去,除了地价和房价继续被抬高之外,剩下的优点就只有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提高了。让全国各个城市都变得异常拥堵起来。这一切都是原有老城翻新模式造成的。若不把全国城乡接合部规划好,若不把老城多功能快速的迁出来向农村突围,向新区迈进,那么城乡悬殊的建房差价将会越来越高。道路越修越好,城市越来越拥堵的城市凝聚病将会越来越严重。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仍然会以城市化拉动百业增长为主,从现有46%城市化到未来70%城市化进程中,还要有10亿人生活在城市里。若不把他们疏散到广大农村建新城,而继续凝聚他们往爆堵的城市里扎堆,未来的各大城市都只能面临着在有限的空间里钻天入地叠起来蜗牛行路。如果改革开放不止步,政策造富的“造钱机器”不停止运转。那么就很难阻止新富起来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从二、三类城市涌向北京、上海大都市。若想阻止一部分人进城屯居下来,那么只有用高房价的办法阻击更多人涌进城,以此延缓日后恶化的大城市交通。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应该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基础上,再出台一份新的城镇化文件。它不仅仅是把农民户口变通成为城市户口,而是要变通更多的人合法“上山下乡”居住。而不是让住在60亿平方米农村人低价小产权房子里惶惶不可终日。这一切都需要政策的阳光沐浴,来彻底改变“住在农舍里违法”的城市化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