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最缺的不是大纲规定的知识


在神话了高考的今天,做家长的了解孩子的所需吗?家长对孩子的付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十万元的付出已属平常,不再令人瞠目结舌,进入入不敷出的境地,可以说,因为孩子上学而致贫成为事实。尽管这样,家长还是更多地考虑精神因素,愿付出换来孩子所增加的知识或锻炼的能力,希望通过学校这个净土净化孩子的心灵。 但可怜的家长,相当多的人中,谁能知道学校职能已经是高考的工具,是一种提高教学成绩的活动而非培养人的活动。一些学校对这种工具性的职能不断强化、变本加厉、严抓严管,主要方法就是抢占时间,使得孩子完全成为高考的附庸。

 某省级重点高中,晚自习铃声10点才响,收拾行李回宿舍,再刷牙稍微收拾一下,晚11点左右才入睡,就这还不敢有伤凉冒风。业余时间没有了,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可能性缺少了,如何成大器?学习越好,被侵犯的业余时间就越长,教育评估依据高考,学校依据教育评估,教师依据校长要求,级级响应号召,评估教师单一……

其实,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最缺少的是时间和睡眠。洗澡没时间,食堂饭菜质量不过关价格又昂贵,路上公交车不按时进站或不进站导致孩子无法估计时间甚至出事,这些首先要考虑的且又是学生最缺的条件,谁来关心、谁来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