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评述14】百姓的餐桌,将决定企业的生死


  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而耕地又在逐年减少,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博士表示,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1.36亿亩;地膜年平均使用量达63万吨,白色污染相当严重,在畜禽养殖业生产区,当地畜禽类粪便及废弃物生产量往往超出当地农田安全承受量的数倍乃至上百倍,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和抗生素、激素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

  就目前而言,农村耕地农药污染严重,已经被大多数人认知,并被高度关注。城市的饭桌、食品,无不与此息息相关。随着农产品农药残留事件屡屡成为新闻头条,农产品安全问题受到国人高度关注。在当今市场上,似乎已经无法找到安全的农产品,不是含有农药残留,就是经过化学处理之后上市。即使有很多号称安全的农产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蔬菜、水果、粮油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东西,总是被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利润,做些手脚,让人防不胜防。

  机遇总是潜藏在这些危机之中。就现在而言,生物农药的安全性逐渐被农药行业所共知,但销量并不太好,总是有价无市。这说明农民并不接受,这种药不仅药效慢,而且价格也相对较贵。对此,很多农药企业对生物农药并不感冒。

  但绿色农药的普及推广,是一种趋势,当人们深深地被高毒农药所害,不得不寻找安全的绿色的农产品时,就是那些非法使用高毒农产品的商人,寿终正寝之时。那时,大量的农药企业会因此死亡,留下的恰恰是不懈地为粮食安全着想的企业。

  

  (本文系原创,请尊重作者版权)

  

  【《农资与市场》营销版长期征稿,欢迎热爱农资营销事业的有志之士来稿或订阅,有疑问之处,可来信交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