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买房能像在超市里购物一样就好了,所有商品都有个价签,咱们就能有个比较,挑着买。”——这是许多老百姓在买房时的愿望之一。令购房者高兴的是,这个愿望将很快在沈阳实现了,根据《沈阳市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管理暂行规定》,从今年10月1日起,沈阳市售楼处都要在明显位置放置商品住房销售价目表,标示每一套房子的具体价格、房源位置、预售许可证等基本信息,供购房者查询。
“一房一价”能使买房更称心
目前,老百姓在买房时常有类似的顾虑,购房人要买的房子与开发商卖的房子“信息不对称”。沈阳此举就是要以“信息公示”的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表现在多个方面,有的是开发商在项目“五证”不全的情况下,以“诚意金”、“预订金”等形式违规销售;有的是开发商将司法查封或处于不可销售的楼盘、房源拿出来销、预售;还有的则是开发商为了引起轰动,制造房源稀缺和“热销”的假象。由于购房者不了解相关规定和全面信息,仅根据开发商的宣传和介绍便盲目购房,结果很容易导致交房难、入住慢,或长期办不下来“产权证”等纠纷问题。
“一房一价”开发商再不能用均价忽悠人
目前购房者常遇到的问题:“你现在交1万元诚意金,我们会按约定的价格给你保留房源,过一段时间,我们还会调价。 ”
在某楼盘,售楼员告诉购房者,而该楼盘的均价为每平方米12000元,不同户型、位置、楼层的房价都不一样,而后拿出一个本查阅后,就购房者指定的户型报出每平方米13800元的价格。一些开发商往往用均价或最差房源的最低价进行虚假宣传,与实际成交价差距很大,而且价格不透明也会导致随意性增强。这对购房者有失公平。沈阳此举使市民在购房时可以利用现场的电子查询系统查看参展房屋的具体价格等全部信息,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样不仅能让老百姓消费得明明白白,更能限制开发企业随意调价,保持房价的稳定,避免房价短期内上涨过快。
要想“一房一价”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好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有人认为“一房一价”抑制了涨价空间的同时可能迫使开发商提高预售报价,那是因为目前开发商一般都是根据销售情况来随时改价的,好卖的就涨点,滞销的就降点。 “一房一价’就可能使滞销户型更滞销,降低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作为应对,不排除部分开发商在今后申报预售证时,就把均价报高一些,或者扩大户型间的价差,来为自己的销售赢得更多的议价空间。若如此,不如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这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已有代表提出。国外的预售制度,有很完善的第三方监管。在国外,购房者只是先交一小部分订金,并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而我们的预售制是消费者付完首付,剩下的钱由银行直接将消费者的贷款打给开发商,开发商一下子就收到了购房的全款,使开发商无所顾及,很不合理!目前,商品房预售制度已经基本完成历史使命,相关部门应借助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的良好契机,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调控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扼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而“一房一价”正是能够对房价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之一,应该排除阻碍大力推广。
房地产:1至8月全国房地产运行情况:2010年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涨幅比7月份缩小1.0个百分点;环比与上月持平。9月伊始,土地市场陡然升温,短暂沉寂的“地王”又开始频出......贪婪没有收敛多少,调控效果仍不明显,持久战是一定的。调控“核武器”没准很快会空投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