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星”为何偏爱中石油?


  中石油的股价已蛰伏很久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其在其它方面意想不到地爆发一下。

  7月16日,中石油位于大连市大连湾的输油管道因作业方操作失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泄漏,污染了附近百平方公里的海面。霎时间,大连的黄金海岸从人潮涌动变成一片死海。要说比起还未结案的BP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中石油这个算是小巫了。但其足以入选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

  2007年,中石油曾经制造出股价“卫星”,套牢大批无辜股民,而在制造“环境灾难”方面,中石油同样值得“圈点”。重大环境安全事故频发近些年来屡屡让高调反击“垄断”质疑、宣扬社会责任的中石油“灰头土脸”。我们可以简单回溯为一下:

  2003年12月,中石油川东北气田发生井喷,有毒气体弥散造成243人死亡的人间悲剧,此等惨剧为中国天然气开发史上所仅有;

  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发生爆炸,6人死亡。人身伤亡虽不大,但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小。受污染的松花江水流到了黑龙江,引起全城恐慌;流到了俄罗斯,引发了国际纠纷;

  2006年1月,中石油四川仁寿输气站发生管道爆燃,造成10人死亡;

  以上三起有据可考的事件分别发生在马富才和陈耕担任中石油集团总经理期间。其中前两起事故或因人员伤亡巨大,或因社会环境影响巨大而被人记住。井喷事件直接导致了马富才引咎辞职,松花江污染事件想必对陈耕的前途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陈2006年11月卸任,此时距其上台只两年半时间,不到一个任期。

  蒋洁敏接替陈耕执掌中石油后,安全形势颇平静了三四年,直到今年。

  2010年1月,中石油兰州石化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对中石油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局。然后就是这次让国人震惊的大连湾海域原油污染事件。

  这期间,6月,中石油辽阳石化还有一起爆炸事故未见媒体正式披露,但据信也造成了数人的死亡。

  罗列以上,并不是对中石油有意刻薄,近些年来,在有影响的石油石化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方面,中石油比起中石化,绝对称得上是一骑绝尘。

  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频发让这家向以标榜社会责任为豪的国企很是尴尬。仅仅是运气欠佳么?恐怕不是。

  出于历史的渊源,铁人精神、军事化管理、政治挂帅可谓是这家国企更突出的基因。现在中石油强调的是三大责任: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以上历史基因和新的多元企业目标搅合在一起,使得中石油远离而非接近一个企业的特征。找油、打油可以依靠奉献精神、突击能力,但是,安全生产需要的是科学管理,而非政治觉悟。在管理这方面,中石油显然弱于资产分布在南方的中石化。

  中石油过分突出政治的另一个事例也发生在难忘的2007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中石油宣布发现10亿吨储量的大油田,放了一颗大卫星,当时甚至有人说堪比发现大庆。而事实上,其探明和控制经济可采储量仅有1.58亿吨。中石油使用了国际上通常不使用的地质储量概念,其对外宣传显然有夸大之嫌。

  大连海域污染事件给好大喜功的中石油又敲了一次警钟:不要在标榜宏大无际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扎扎实实把基础管理搞上去,给社区更多的安全感,给环境更多的安全性,才是做企业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