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蓝天》序
舒乙 香港科教出版社出版 2010.8
蔡小桢继第一部关于澳门航空港的报告文学著作之后,很快又写出了第二部,依然是报告文学,依然是关于澳门航空港,书名叫《梦在蓝天》。此次,她要我为她的《梦在蓝天》写序,我想,也许是她看中了我曾先后三次访问澳门吧,她认为我多少对澳门有些了解。
其实,读了蔡小桢的《梦在蓝天》就会清楚,真正对澳门有深入了解的正是蔡小桢本人。
不过,要写出一部好书,首先要有好的切入点,这是一部文稿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之点。
在这方面,蔡小桢把握住了以下几条:
第一. 她只写最近五年的事,老的旧的都不说,这就有看点。
第二. 解剖一个麻雀,以小见大,不做泛泛之谈,抓住澳门国际机场这个题目不放,钻得很深,故而相当透彻。
第三. 掌握动态,在运动之中跟踪,这样,写下来读着揪心,因为令人感动,唯有感动才能让人折服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五年,一个“非典”,一个金融危机,够有多么影响航空事业的正常运转啊。咦,偏偏在这个大风大浪里打了胜仗,想想,能没有闪光点吗!这就叫作在大海波涛中显出英雄本色来。
第四. 横着看,不去管纵坐标,不谈历史,只管横坐标,写一大堆人,齐头并进,在一个起跑线上,各有各的好戏,凑到一块,也是一台大戏。偏偏,澳门地方小,人杂,哪来的都有,有澳门本地的,有香港的,有大陆内地的,有新加坡的,有台湾的,有澳大利亚的,有葡萄牙的……在这种背景下,横着写最能出彩,最能体现“澳门性”。
第五. 抓主要矛盾,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智力开发是带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一个好的创意,好的想法,好的决策,往往胜过千军万马的实力,一锤定音,别开生面,在竞争中领先。《梦在蓝天》中对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澳门的立足和取胜,以及对货运航空在澳门的异军突起都有相当感人的描写,将澳门进步的诀窍归结为智力开发和智利决策的胜利,从而生动地再现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和原动力形态的蜕变。
瞧,蔡小桢捉住了这五个切入点,一下子,澳门的特点就出来了,真聪明!
您想知道澳门回归十年之后究竟过得怎么样了,您想知道“澳人治澳”究竟有何成效了,那就请看《梦在蓝天》吧,这可不是一部简单的英雄谱,而是一面反映今日真实澳门的好镜子。
真的值得一看,我推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