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一直在关注一个帖子,就是天涯杂谈上的“上海白领夫妻的婺源乡村生活”贴,这个帖子从2008年11月份起至今点击数已超过350万次,跟贴55000次,几乎天天占据天涯杂谈的首页。一对上海白领夫妇来到徽州的婺源乡村,租了一间百年老宅子,又租了一亩地,在这个最美丽的乡村当上了农民,过上世外桃源的生活。每天种菜、养鸡,再发发小帖的日子,不知羡煞多少人。更吸引了无数的跟随者走入徽州乡村,憧憬这种“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桃源生活。
其实这种生活也是我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一直梦寐以求的,也一直未能如愿的生活。相信这种感受许多人也都有,否则这个帖子不会一直这么火。现代人日益向往田园生活,高房价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逃离大城市,因此旅居生活正日益成为现代白领的新时尚,将给我们徽州乡村游、休闲游、养生游带来了全新的商机。
我们黄山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负离子含量为城市十几倍,加之历史底蕴厚重,民俗风情独特,乡村旅游蔚然成风;黄山日益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及距离长三角的地域优势,黄山市已然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而我们散落于三区四县的1万多幢古居居,犹如一颗颗蒙垢的珍珠,处在山中人不知。这些古民居由于无人居住,加上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许多古民居濒临倒塌,而一些村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拆除、倒卖徽州古建及古建构件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同时我们黄山的许多山村,由于许多人外出务工,房屋空置,田地抛荒。这就出现了两个很有意思的情况,一方面是大城市的人想来黄山体现乡村田园生活;一方面是黄山本地古民居保护修缮困难重重,田地无人耕种。而“上海白领夫妻的婺源乡村生活”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我们同样可以采取这种办法,让外面的人来认领我们的古民居,租种我们的田地,过上“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桃源生活,而我们则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还合理保护利用了古民居,正好吻合了黄山市政府启动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我相信,在黄山过上“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模式,将会在徽州乡村普及和迅速发展起来,真正开启黄山的旅居时代。在外面人的眼中,旅居黄山不是居住在别墅,不再是玩高尔夫了,而是居住在徽州的百年老宅中,天天喝着山泉水,呼吸着天然氧吧,打开电脑发个小贴,对远方的朋友们说,来吧,品尝我自己种的菜,喝口咱自家酿的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