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发生在湖北的“挟尸要价”新闻,如重磅炸弹引发了互联网的热议,当其中3名英雄救人不幸遇难后,自己的尸体却被打捞者“挟尸要价”,谁能不遣责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
当事发快一年,这一事件似乎从人们眼中淡去的时候,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新闻图片奖评奖,其中张轶的作品《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了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成为颁奖典礼上的焦点。而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撰文称:《挟尸要价》新闻被指造假 完整场景照曝光(组图),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再一次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挟尸要价”事件上来了。
富于戏剧性的是,针对长江大学党委宣城部长李玉泉等的置疑,《挟尸要价》照作者张轶称:如果还有质疑,我就把我当时拍的所有片子都放出去。
笔者感到很困惑,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竟然出现这样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到底是谁在糊涂呢?!让我们分还清到底是“挟尸要价”还是“救人集体”?让我们无法判断那条新闻更具真实性,实在是可笑致极!
新闻报道最重要的要求是其真实性,如果新闻报道可以随意歪曲事实的真相,那还有什么公允可言?还有什么社会责任可谈?这种类似的新闻报道失真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其社会危害比新闻本身还要厉害,难道还要任由其下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