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房地产商念紧箍咒了


该给房地产商念紧箍咒了
如果没有太大意外的话,北京近期将出台《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对开发商预售资金即“楼花”收入实施专户管理。
《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有两大亮点。第一,新的监管办法出台后,购房者所付的楼盘预售资金,不再存在开发商处,而是存在银行指定账户接受监管。第二,开发商有关商品房项目预售款用款计划需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加以确认,分为基础完成、结构封顶、竣工验收、登记申请四个资金使用节点,每个节点用款额度不得高于重点监管资金总额的25%,每个资金使用节点只能提出一次用款申请。
预售资金是房地产商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很多房地产开发商至今还在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他们看中一块土地,勾结某些地方官员,用较低的价格完成拆迁,建筑材料由供应商来垫付,封顶之后房屋便开始预售,购房者的房屋还遥遥无期的时候,大量的预售资金已经被房地产商无偿占用了。预售资金存入指定账户接受监管,相当于给房地产商上了第一道紧箍咒。
房地产商拿到预售资金后,不用于楼盘的正常开发,而是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四处拿地,天价地王不断产生,直接推高了土地价格和房屋价格。新办法对预售资金作出用途限制,专款专用,这相当于对房地产商和房价上了第二道紧箍咒。
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四个多月了,应该说成效是显著的。但颇为遗憾的是板子都打在了消费者身上,虽然政策是针对投机性需求的,也误伤了有正常需求的消费者。如果新的监管办法能够得以实施,政策的公平性也将进一步显现。
房地产商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道路上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但骄气助长的毛病也日益增多。要想让孙悟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还是要先驯服驯服这只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