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72,广东省建设厅在向省人大汇报的时候公布了这么一组数据: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报告显示,2009年广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961.3亿元,遏制了负增长趋势,同比增长1%。商品房竣工面积达469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7%。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03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8%。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412亿元,增长19.6%,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实现税收560.4亿元,同比增长25%,对地税收入增长贡献率高达64.2%

我不知道,当建设厅向人大汇报这个数据的时候是抱着什么样一种心情,我想,邀功的成分怎么都该是最主要的吧?可是,这些年,中国无数的百姓承受着高房价的煎熬,买房的成为了终生的房奴,没房的看着梦想永远无法实现,房价,多少人为止痛苦不已!

诚然,开发商作为房地产的主体是助推房价的直接受益者,然而,广东省建设厅的数据完完全全揭示了高房价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直接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另一方面则各种来自房地产的税收。

据财政部统计,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7亿元,比2008年大幅增长43.2%2009年地方政府本级收入总额为32581亿,土地出让收入,占比接近43.7%,成为地方财力不折不扣的顶梁柱。而且百姓不知道的是,财政收入中分成预算内收入和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属于基金收入,其中绝大部分是地方政府可以完全支配的收入。在中国目前的分税制度下,地方财政收入中央返还部分基本上只能满足于工资、办公费用等基本的开支,如果没有土地出让金收入,绝大部分地方政府不要说政绩工程,恐怕连工资都不够开。

    此前,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此次审计发现有11个省区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等收入381.81亿元,未将683.99亿元土地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由此可见,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最大“小金库”。

     正因如此,此前大部分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之后未能达到相应的效应,核心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保障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而笔者长期和地方政府打交道过程中,大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往往强调房价已经达到多少多少,并且不断给予开发商信心房价会继续上涨,由此说服开发商参与拍地。可以很负责人的说,中国没有一个市长不希望地价高,没有了土地出让金,何来政绩工程的资金?

     广东省建设厅的数据,一下子揭穿了谁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试想,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大省,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如此发达,房地产在地税增长中贡献还高达64..2%,那其他省份呢?请注意,这里还只是税收,不含土地出让金收入!

    笔者一直呼吁,要抑制高房价,政府必须让利,少做一些政绩工程,多做一些改善百姓生活的实事,只有土地财政不再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财政来源,中国才可能告别高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