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N收购摩托罗拉资产恐怕只是饮鸩止渴(2)


     

(在写这第二节之前,我首先要申明下:摩托罗拉的现状,并不妨碍它“是一个伟大的公司”的成就。另外,我曾经写过一组关于摩托罗拉的稿子,所以这次写的内容,会尽量避免和以前的稿子重复。)

二.NSN的12亿美元,买了哪些东西。

 

有些公开资料,可以说明,北美电信设备市场为何如此重要。电信产业协会的资料,虽然标明了是电信设备支出,但是其统计资料,包含了所有的企业使用电信设备,例如IP通信、企业网等等,所有不能作为参考资料。

这里说的市场规模,是运营商基础网络的那一部分。这部分总规模这几年基本上是稳定在800亿美元左右。

做一个对比可以更清楚一些:中国三大运营商2009年资本开支达到顶峰,分别为1339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1023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1124.7亿元人民币(中国联通),总额大致为3486.7亿元。而在2010年,估计总额会缩减到2600亿元以内。

按照现在的汇率,这两个数据分别为514亿美元和383以美元左右。

 

对照可以看下美国最大的三个运营商:AT&T、Verizon、Sprint-Nextel。2009年AT&T资本开支约为170亿美元、Verizon也在170亿美元左右,Sprint-Nextel的情况稍微特殊一些,其压缩开支和成本的策略,使得该公司在发展用户规模和保证公司现金流上进退维谷。另外还有T-Mobile USA、US Cellular等等,也是稍微重要的厂商。例如T-Mobile USA,华为总是处心积虑地想从它身上开始北美之旅。

以上是说美国电信设备市场的重要性。其实也都是废话。

还是说“摩托罗拉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资产”(这是NSN新闻中的专业表述)的事情。

从目前来看,主要包括了四、五条产品线:GSM、CDMA、WCDMA、WiMAX,以及LTE。

这五条产品线,现在摩托罗拉的地位,可以逐一剖析下:

1.GSM和WCDMA基本上是同一条线。从中国联通WCDMA竞标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早在1998年的时候,华为就和摩托罗拉开始谈判——这个历史大部分通信行业的人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用八个字形容当时的华为不为过:“过程艰辛,受尽欺辱”。结果是到2000年,终于签了个协议,正式的供货,从2002年开始,摩托罗拉开始用华为的移动交换机,贴牌后配合自己的基站,这也就是所谓摩托罗拉贴牌华为的开始。

到了2009年的时候,变成了摩托罗拉采用华为设备竞标中国联通WCDMA网络。

这个时候,华为并没有去凌辱摩托罗拉,但是在商业利益上,压的死死的:凡是华为参与的联通GSM省份,摩托罗拉不许碰;其他的市场,双方可以参与,但是不能同时参与。——这还真不是华为亮出来的招式,是联通亮出来的,但是个人都知道,这是华为的意思。当时摩托罗拉心里一定很苦涩。

这说明什么?——摩托罗拉在GSM/WCDMA领域,已经完败了。

另外一些细节,《商务周刊》的一篇稿子《别了,摩托罗拉》写的很明白。这当中牵扯到了另外一个美国公司——高通,以及CDMA和GSM早期的恩怨情仇。

 

2.CDMA

如果说没有移动交换技术的摩托罗拉,仍然在重人情不重使命的中国市场中收获了GSM,那么风雨飘摇的朗讯科技,也同样在中国收获过CDMA;摩托罗拉也适时地分到了一杯羹。

“可恨”的是,中国厂商摇摇晃晃地崛起了。

我到现在都非常清楚地记得,2003年,在中国大饭店的地下一层,当时北电的一个女性专家,如何抨击华为设备的不稳定。这个人的姓名我还记得,就不说了——她当时说的,倒是实际情况。

但老古人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似乎才是打不破的真理。

中兴通讯在2008年发布的一篇“软文”说,2007年CDMA市场的主要格局是:国内中兴(32%)、摩托罗拉(23%)、阿朗(22%)、北电(17%);全球中兴(50%)、阿朗 (26%)、北电(12%)、华为(12%)。

这个数据当然是不可信的。

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还是值得参考的:“近年来,由于摩托罗拉和北电在技术演进上缺乏新产品推进,因此已逐渐退出CDMA市场。自07年以来,联通已陆续与摩托罗拉、北电等设备商商榷设备搬迁问题……”

中国电信接手C网之后,有报道称,摩托罗拉迎来第二春。结果出来之后:华为、中兴、阿朗在中国的代表上海贝尔(ASB),干掉了69%的份额。快要倒闭的北电拿到了14%,而摩托罗拉拿到了16%。第二春并没有见到,倒是见到了华为在“地狱价”之后的推陈出新,“焦土政策”横空出世。

CDMA是高通的摇钱树。摇下来的钱多了,欧洲人就不乐意了。爱立信、诺基亚都明确表示,“俺不做CDMA了,系统不做,手机也不做。”他们不做,自然有人做,中兴通讯和华为,不知不觉中,成了全球CDMA市场上的夺命双雄——产品好、价格低,很符合劳动密集型的中国特点。

说太多其实也没意思,一句话:CDMA总体市场规模前景不看好的前提下,中国厂商又猛烈地杀得个热火朝天,除了光辉岁月的记忆,摩托罗拉不可能还剩下什么了。

 

3.LTE和WiMAX

这两个东西,其实完全不是一码事,也没有相互的延续性。放在一起说,只不过为了节约些字。

LTE,爱立信提出来的概念。我看网上有些资料称,2004年3GPP提出了LTE。这不是老实话。记得最早在2003年长安俱乐部里面,爱立信总部的几个专家到中国来,谈起LTE来,说的我这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记者云山雾罩,那是我第一次听说LTE——我现在特别后悔,当时没有去注册个域名,以至于如今穷困依然。

幸好后来他们就转到IMS上去了。于是我有了底气,说,这玩意儿朗讯做的比你们的好。

在LTE的技术执行上,我个人认为华为做的最好——这当然是一家之言,不同意的可以不同意。

紧接着是NSN、ALU、ZTE。除了在上海的中国移动TD-LTE网络上,摩托罗拉布置了一些微蜂窝,我没有看出摩托罗拉在LTE上的优势,甚至进展。——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是很厉害的,他们敢做敢为,在TD-LTE上做的相当的不错。但这些,在这次购买的12亿美元中,能够换算成多少RMB,就不知道了。

或许有些人不同意我的说法,会拿出一大堆的专利和所谓的端到端方案来骂我。我只想说一点:任何公司的任何业务,最大的道德,就是盈利,哪怕是蒙人钱,只要不被告上法院就行。其他的所谓的优秀,最多只是唐骏谈学位,说的再高,也是个假货而已。

至于WiMAX,有些硬伤是无法避免的,先是英特尔叛离了WiMAX,分拆了WiMAX项目办公室(WiMAX Program Office,WPO),这就是前几天的事情。外界一致解读说,丫认为WiMAX没前途,准备闪人了。英特尔说:扯犊子,我们没变化,就是我们认为,LTE也是不错的。于是一帮台湾厂商狂骂英特尔。——看到这个消息,我就想起了当初英特尔在康柏的Alpha处理器技术和团队处理上的阴招来。

还有俄罗斯的运营商、北美的运营商,如何不待见WiMAX的消息,被看做是零星的不好的征兆。

而且现在没有个公论,有说摩托罗拉第一的,有说三星第一的,又说奥维通第一的,也有说阿尔卡特朗讯第一的。此外,几个重点厂商分别是思科、华为、中兴通讯。

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WiMAX设备市场的总规模是3亿美元。盘子小了都好刷。

此外,WiMAX开放专利联盟的创始成员,思科、英特尔、三星、阿尔卡特朗讯、Sprint和 Clearwire六家,也没有摩托罗拉。

其他再说,也没什么意思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