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艾斯(Charles Ess)系美国特鲁里大学哲学与宗教教授,并担任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艾斯曾荣获优秀教学奖以及在超媒体方面的国家奖。他在交叉科学伦理、超文本以及民主哲学史、女性主义圣经研究、当代欧陆哲学、人文学者的计算机资源以及文化、技术和通信的互动等方面颇有建树。
安东内里(G. Aldo Antonelli)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逻辑和科学哲学副教授。他的专业是逻辑在人工智能和博弈论、非合式集合论、模态逻辑以及语言哲学和数学中的应用。
巴尔迪尼(Thierry Bardini)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通信系副教授。他拥有农学学位(1986),以及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社会学的博士学位(1991)。自1992年起,他开始研究计算的社会学历史,特别强调个人计算的发生学历史。
贝多(Mark A. Bedau)于198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目前他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里德任哲学和人文教授;波特兰州立大学系统科学助教授以及《人工生命》杂志主编。他出版了大量有关人工生命方面的科学和哲学方面的著作。
比奇尔瑞(Cristina Bicchieri)系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哲学与社会和决策科学教授。著有《理性与合作》(1993,1997)并合著有《动力学与规范》(1998),《战略的逻辑》(2000)以及《知识,信念和战略互动》 (1992)。她还出版了题材广泛的有关哲学,人工智能,博弈论以及社会科学方面的著述。
菲策尔(James H. Fetzer)系美国明尼苏达麦克奈特大学哲学讲座教授,同时执教该校杜鲁奇分校。他是《认知系统研究》丛书的创始主编同时也是《思维与机器》主编,他著有20余部著作和百余篇文章以及科学哲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方面的评论性文章。
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系意大利巴里大学逻辑学和认识论副教授,同时在英国牛津大学任马克尔基金会信息政策研究员。他在计算与信息方面发表了30余篇文章。他还出版了专著《塞克斯都·恩披里柯》(2002), 《哲学与计算导论》(1999))以及《怀疑主义和认识论的基础》(1996))他还出任意大利书目光盘的顾问编辑((1995))以及《鲁特里奇光盘版哲学百科全书》的顾问编辑他是意大利哲学网的创始人。
格里姆(Patrick Grim)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优秀教学教授。著有《不完全的宇宙:整体性,知识和真理》 (1991))合著有《哲学性的计算机:有关哲学性计算机建模的探索性文集》(1998)。《哲学家年鉴》他还出版各种哲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和理论生物学刊物中出版有关计算机建模的文章。
怀特(Graham White)系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他先前出版过逻辑史以及常识推理哲学方面的著作;目前他正在从事行动逻辑及其计算机实施方面的工作。
吉尔斯(Donald Gillies)系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哲学系教授。自1966年起,他就从事科学与数学哲学的研究。他出版了五部书,主编了文集《数学中的革命》。1980年代起,他对哲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特殊的兴趣,并涉足其间的四个交叉研究项目。
考尔德西(Roberto Cordeschi)系意大利萨勒诺大学科学哲学教授。他著有数部有关控制论史的著作以及认识论问题和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著述,包括最近的《人工物的发现》(2002)。
科恩(Jonathan Cohen)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哲学系助理教授。他写过数篇关于心智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文章。最近他的工作旨趣集中在颜色的形而上学方面。
科普兰(B. Jack Copeland)系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哲学教授,同时任计算机史图灵档案馆主任。他主攻数学和哲学逻辑,认知科学以及计算的历史和基础,他在许多刊物,如《哲学杂志》、《心灵》、《分析》以及《科学美国人》发表文章。他著有《人工智能哲学导论》(1993)。目前,他正在撰写和编辑数部有关图灵的著作,包括图灵的自动计算机,并在编辑一卷题为《科洛萨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文集。他还编辑了《逻辑与实在:阿瑟·普赖尔遗产文集》刊行于1996年。
库伯恩(Timothy Colburn)自1998年出任美国尼苏达大学德鲁斯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此前他一直系霍尼韦尔公司.首席研究科学家。他著有《哲学与计算机科学》 (2000) 并与人合著《程序验证:计算机科学中的基本问题》 (1993)。
库珀(Wesley Cooper)系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哲学教授。著有《威廉·詹姆斯论团结的思想》一书。
洛佩斯(Dominc McIver Lopes)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副教授。他对艺术与思维哲学交叉的各种问题发表见解,著有《理解图片》而且合著有《鲁特里奇美学伴侣》。他目前正在写一部题为《现场在线:数字艺术的书》。
麦克罗林(Brian P. McLaughlin)系美国罗格斯大学大学哲学教授和系主任。他著有多篇有关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哲学逻辑的论文。
美因策(Klaus Mainzer)系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系统科学教授及交叉科学信息学主任,还是德国复杂系统和非线性动力学学会主席,他是数部有关科学哲学、系统科学、认知与计算科学的作者和编者。
米切姆(Carl Mitcham)系科美国罗拉多矿业大学人文艺术和国际研究教授。他的著作包括《透过技术进行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路》并S. H. 科特科利夫合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愿景: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 (2001)。
萨伽德(Paul Thagard)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哲学教授和认知科学项目主任。他的书包括《思想与行动中的一致性》(2000)以及《科学家如何解释疾病》(1999)。
史密斯(Barry Smith)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讲座哲学教授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形式本体论和医学信息科学研究所主任。他是美国《一元论者》杂志主编以及本体论方面大量论文的作者,他还是德奥哲学史及相关主题的专家。
斯坦哈特(Eric Steinhart)系美国威廉·佩特森大学哲学教授。他的主攻领域在形而上学并在隐喻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以及物理的逻辑学基础,超穷计算理论以及人的本质方面有过论述。
斯坦诺夫斯基(Derek Stanovsky)系美国阿帕拉契州立大学互联网研究主任以及交叉科学研究系助理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旨趣包括互联网研究,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当代欧陆哲学,他的文章已经出现在《国家妇女研究协会杂志》,《乔韦特:后殖民主义研究与女性主义教师杂志》。
乌齐哈特(Alasdair Urquhart)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和哲学教授。他出版过多篇关于非经典逻辑,代数逻辑以及复杂性理论方面的论文,并编辑过四卷本的《罗素文选》。
亚当斯(Fred Adams)系美国特拉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认知科学及哲学教授。他同时还任教于奥古斯塔那学院、中密西根大学、 劳伦斯大学以及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他的出版物包括与人合编的《哲学的反思》以及合著和文集《认知的企图》、《因果的内容》、 《福多语义学》以及《空虚的单项》等。
约翰逊(Deborah G. Johnson)系美国夏洛蒂弗吉尼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技术、文化和通信的应用伦理A. S. C. 奥尔森讲座教授。她擅长技术的伦理、社会、政策诸问题,尤其是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的诸问题。
《计算与信息哲学导论》中文版前言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