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银行2010年贷款额度用完 揽储吸存竞争激烈


  部分银行2010年贷款额度用完  揽储吸存竞争激烈



  过去的5月和已经到来的6月,新增贷款将被控制在6000亿元左右。CFP供图

  部分银行存贷比接近75%的红线,2010年半年将过,银行业内人士告知“2010年贷款额度已用完  ”,今日《重庆晨报》的报道印证了这一情况:6月以来,市场资金面吃紧,各大银行存贷比都逼近禁戒线,为缓解这一情况,部分银行出现高息揽储的情况。银行现在花大成本揽储,跟去年各家银行疯狂放贷,导致资本充足率下降有一定关系。因为资本充足率不达标,银行所有的业务都要停。

  实际上银行三大业务如个人贷款、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贷款已全面收缩,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未受大影响,有银行坦言现在不接受大的贷款申请,银行额度用完了。存贷比接近监管红线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金则较为紧张。在经历了去年天量信贷后,今年以来银行贷款额度持续收紧,大部分商业银行目前贷款额度紧张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采用选择性地批利率高的贷款方式,此前不少企业最为担心的情景已经发生——部分商业银行正在提高贷款利率。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一般比人行的基准利率上浮10%-20%,有部分银行甚至把利率上浮到30%。在贷款紧缩的大背景下,银行在新兴增长业务上采取“以价补量”的策略。

  这种状态其实反映主要商业银行遵从信贷调控的大局,当前的信贷投放符合预期。由于实施节奏调控,信贷投放并未再现大起大落,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面临三大约束:首先是资本约束,大行尚未再融资,已再融资的中小银行资本也已不足;第二是资金约束,目前银行体系特别是中小银行流动性不足;第三是管理约束,最近几年发展过快,投放过于粗放,当前监管力度比较大,银行自身也开始补课。

  在监管层对银行信贷投放节奏和规模进行控制之时,信贷额度被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考验。在去年以来的信贷投放中,商业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的贷款投放占据了主力。通胀压力施压信贷投放,今年新增或低于7.5万亿,作为银行调节贷款规模的重要方式,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又重回市场视线,这类产品并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占用贷款额度,因此也成为银行在额度受限规模下留住客户并满足其融资需求的权宜之计。

  即使信贷额度进一步趋紧的情况下,部分商业银行把房地产、物业仍视为优质客户,不过对于投资房地产信托理财产品,各商业银行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达到国家最低比例、不得以信托资金发放土地储备贷款。

  年初,针对近期有关官方控制银行信贷额度传言,中国银监会表示,信贷投放节奏和质量的“底线”是资本充足率等审慎监管指标,商业银行的信贷计划则由其董事会制定。 银监会始终要求商业银行以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大额风险集中度、流动性、杠杆率等审慎监管指标为底线,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为条件,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质量。

  银监会始终要求商业银行以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大额风险集中度、流动性、杠杆率等审慎监管指标为底线,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为条件,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质量。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今年4月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各银行有效控制好全年信贷增量,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商业银行全面实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而其投放的快慢多寡,一定程度上是多种经济失衡在金融领域的集中体现,不可能指望仅仅通过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管理和调控解决所有问题。

  部分商业银行贷款额度告急

    存贷比监管引爆银行吸储战

  部分中小银行开始收紧信贷

  揽存大战见效 银行称存贷比大限前“及格”

蔡律    201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