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梦:即将到手的财富转瞬远去,财富英雄瞬间被丑闻缠身,公司上下人心浮动。3月15日,分众传媒被推进了危机公关的深渊。
央视的“3.15晚会”暴光分众传媒深陷垃圾短信产业链,认为其可能是国内垃圾短信的源头。此后,分众传媒股价出现超过20%的大跌,江南春亲自出面向公众道歉和澄清,并表示将停止短信广告业务。
仔细分析分众传媒应对这次危机公关的历程,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www.przero.cn发现它和太多的知名大品牌处理危机公关的路数惊人的相似:回避,拒不承认,承认部分事实,公司最高首脑公开道歉。
一个成功的品牌,一定具备基本的处理危机公关的技能,对媒体和公众保持足够的警惕和尊重,不会犯众怒。一个成功的机构最高首脑,一定深刻懂得撒谎,欲盖弥彰带来的恶果。
但,为什么低级的错误会在不同品牌之间来回发生?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媒体已经堕落
中国媒体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有人把原因归之为网络的出现。网络的出现的确对其他媒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没有构成根本性的威胁——目前只有极少数网络公司有采访新闻的权力。
造成中国媒体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最根本的原因,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认为在于媒体的商业化,和更深入的商业化,使媒体沦落为媒介。
媒体,是历史忠实的记录者,客观、冷静地报道事实真相。记者、编辑不是事实的评判者,根本不能在文章中搀杂个人的情绪、情感,而是把事实传递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评判。而媒介,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商业集团追逐利润的平台和手段。在媒介的环境下,客观、如实的新闻报道原则,公共服务的宗旨统统让位于金钱。在金钱的驱动下,制造假新闻,热衷于报道低级趣味,不核实新闻准确性,使用匿名信源等思之令人心痛的现象比比皆是。
长期做公关的人都知道一个发布公关稿件的潜规则:给记者、编辑红包。上世纪九十年代,手机的销售正火,一个业内知名的品牌在香港举办新品上市新闻发布会。按照大陆的惯例,公关人员在每个资料袋内放入了装有现金的信封。大陆的记者、编辑脸色如常地拿了红包,邀请来的美国几家媒体记者发现了红包,立即气愤地送还。此事一直被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和其他公关界人士念念不忘,感慨国内媒体环境之黑暗和无奈。
大陆的记者、编辑视红包为正常,美国的同行却视为贿赂,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媒体已经丧失了媒体的一切高贵特征,沦落为惟利是图的赚钱工具,美国的媒体始终把新闻自由当作崇高的使命,行使媒体真正的职责。
沦落为媒介的媒体,在金钱的驱动下,不但丧失了大部分为公众服务的功能,反而越来越多地伤害公众的利益。2007年3月,影响全国的“香蕉致癌”风波中,媒体的破坏力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来是一个小小的关于香蕉“巴拿马病”的报道,却被多家媒体断章取义地以大标题 “蕉癌”、“灭绝”、“致命”;小标题 “昔日万亩蕉林今日全无踪影”、“幸存香蕉树几年内将枯亡”、“封锁不及时病毒四处蔓延”、“蕉农为操旧业背井离乡”;正文中使用“枯亡”、“病毒蔓延”、“蕉癌”、“香蕉世界的SARS”等耸人听闻的,极具煽情的词语加以夸大。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报道中,惟独就报道的本来事实,巴拿马病毒是否会影响人类健康,成熟的香蕉是否带“毒”却并没有报道清楚。
最后,政府出面才阻止了“香蕉致癌”事件的扩大。拜媒体所赐,海南损失至少5亿,多少蕉农落泪,承受难言的痛苦煎熬。
“香蕉致癌”事件如一个大舞台,商业化的媒体几乎集体上演了一出疯狂、神经错乱的闹剧,显示出攫取金钱的强烈欲望和为了攫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的丧心病狂,遑论新闻道德、职业操守。当然,媒体也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价,媒体的社会形象直线次下降,“无冕之王”记者、编辑的社会地位再次下降,公众对媒体的不信任感空前增强。
不知不觉中,媒体丧失了和公众平等对话的机会,将自己置于受鄙视的危险境地。
控制原始的冲动
丑闻发生的时候,媒体立即骚动起来,丑闻永远比正面新闻有吸引力,记者更容易出名;发生丑闻的机构,会下意识地为自己辩护,抗拒“外行”——媒体对自己“指手画脚”。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媒体、发生丑闻的机构,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认为都有必要控制自己的原始冲动,冷静地面对现实,运用优秀的职业修养来工作,否则真相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两败俱伤。
从媒体角度来讲,更喜爱丑闻是天性,但要遵循客观、冷静、公正的新闻原则。媒体夸大,甚至主观臆断事实,无异犯罪。在这样违背新闻原则基础上的新闻报道,必然会欺骗公众,使发生丑闻的机构蒙受更大损失。
长期从事公关的人员都知道,发生危机公关的时候,很少有媒体冷静、客观地进行调查,如实报道。大多数媒体会问一些肤浅的问题,而后写出断章取义的稿件。还有一些媒体趁机敲诈,要公司拿出巨额广告费,否则就刊登负面消息。如此的媒体环境,如何让发生危机公关的机构向媒体敞开胸怀,坦然,平和地和媒体沟通,澄清事实,承认错误?这也就是即使是知名大品牌、公关修养良好的公司高层会在危机公关的敏感时期,对媒体冷淡,厌烦的主要原因。
媒体有监督的社会职能,当丑闻发生的时候,媒体有权行使监督的职能,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公共服务。如果通过报道丑闻,发生丑闻的机构停止冒犯公众利益的行为,改进了管理,取得公众的原谅;公众得到了更好的服务,这就是成功的报道,媒体因此会受到尊敬。如果通过报道丑闻,发生丑闻的机构将媒体恨之入骨,表面服气,其实心里憋气,表面改正,其实日后还会再犯错误,这就彻底的失败的报道,媒体不但失去了此次报道中公众的信任,也失去了日后公众的信任。
扪心自问,当一个机构发生危机公关的时候,有多少媒体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次公关危机能引起社会大范围的关注,媒体的追逐,其背后的机构绝不是小鱼小虾。成功,制造了一个红孩儿,不愿分清楚青红皂白,只要被批评,就立刻冲出来,气急败坏,毫无风度地为自己辩解,抗拒任何,包括正确的质疑。这个红孩儿隐藏在企业的文化中,隐藏在企业领导人的头脑里。
以分众传媒来说,它是新媒体的代表,创造了分众的概念,在纳斯达克上市,取得巨大成功。江南春,广告人出身,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就带领分众演绎一出流光溢彩的财富喜剧。在被央视暴光之前,分众无线正计划着分拆出来单独上市。没有人会怀疑分众传媒将取得更大成功,没有人会怀疑江南出会制造出更多的财富英雄。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未来使分众传媒不能轻易低头承认错误,有分众传媒一位资深副总裁和江南春一再否认侵犯公众利益为证。
从心理学上讲,江南春们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面对批评,人的本能反应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捍卫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正确性,拒绝改正。如果有过成功的经历,捍卫的意志更加坚决。
但,江南春忽略了另一个心理学原理:沟通一切,理解一切。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认为只有在坦白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沟通,企业的作为才能得到理解,得到原谅。成功造就了今天的企业,造就了今天的企业领导人,但不代表成功的经历就可以使企业和企业领导人超越人性。
冷静下来吧,控制头脑发胀,控制原始冲动,用理性、人性、职业修养来应对危机,如此危机可以顺利度过,一切都可被原谅。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虫子公共关系工作室www.prze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