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聯手傾力打造《黃山大合唱》用歌聲頌揚黃山品格】
用音樂禮贊黃山精神
用詩歌吟頌黃山風物
用現代化舞台手段呈現黃山風貌
——名家聯手、傾力打造,謳歌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時代主旋律
由中共黃山市委、黃山市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文化廳、安徽省旅游局協辦,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中共黃山市委宣傳部、黃山市文化局承辦的大型交響音詩畫音樂會——《黃山大合唱》,定於24日19:30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
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三項世界級桂冠的黃山,是祖國壯麗山河的杰出代表,它所象征的意義已遠遠超出黃山市,乃至安徽省,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1979年7月,75歲高齡的鄧小平來到黃山,發出了“黃山是發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偉大號召,掀開了黃山旅游業發展的新篇章。2001年5月,江澤民同志來到黃山,寫下了壯麗詩篇《登黃山偶感》——“遙望天都倚客鬆,蓮花始信兩飛峰,且持夢筆抒奇景,日破雲濤萬裡紅”,並諄諄囑托:要把黃山建設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黃山再次揚起新時代的風帆。胡錦濤同志在2004年第28界世界遺產大會上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將繼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保護生態環境,擴大國際合作,保証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充分保護和適度利用,進一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黃山作為世界遺產地保護的典范而倍受世界關注。黃山所蘊含的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氛圍、黃山鬆堅韌不拔的精神和迎客鬆開放友好的氣度正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完美體現,也正是當前六千多萬江淮兒女奮力崛起的拼搏精神的寫照。
《黃山大合唱》將黃山以藝術的形式奉獻給世人,它以中國黃山所獨有的三處世界遺產為創作基點,以黃山聞名天下的“五絕”景觀為創作選題,用歌聲頌揚黃山品格、用音樂禮贊黃山精神,用詩歌吟誦黃山風物、用現代化舞台手段呈現黃山風貌,最終起到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時代精神的宣傳作用。
說到這次活動的緣起,還要追溯到一年前。2004年7月初,一支由12位中國頂級的詞曲作家、音樂制作人、樂評人、活動策劃人組成的龐大採風團赴黃山採風、創作。神奇秀麗的黃山風光,大大激發了這些藝術家們的創作欲望和激情,神奇的黃山鬆、絕妙的黃山石、多情的黃山雲、靈秀的黃山泉、聖潔的黃山雪,被譽為黃山“五絕”,讓多少海內外賓朋著迷,那一片蔥翠的綠色,讓所有看過一眼的人就難以忘懷。
短短兩天的時間裡,這些藝術家們被黃山的美景征服了。他們陶醉了,忘情了,他們眼中看到的黃山比他們先前想象中的黃山要美無數倍。這次黃山之行,在他們的腦海裡已對黃山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到黃山實地採風,感受黃山壯麗的美景,激發了各位大師們的創作靈感,他們紛紛表示要拿出最好的歌詞,譜出最美的樂曲,獻給廣大的朋友。
回到北京后不久,一個大膽的構思在總導演甲丁的腦海中誕生了——像黃山這樣大氣的景區,單靠一兩首單曲,很難有整體的表現,可以集眾人之力,通過組歌的形式來表現黃山,寫一組《黃山大合唱》,既要有《黃河大合唱》的氣勢,又要有《長征組歌》的恢宏,更要能夠反映時代精神。
經過一年多的構思、策劃、創作,目前該作品已進入最后的排練階段,《黃山大合唱》作為一部交響音詩畫,運用交響樂、詩歌朗誦、大合唱、流動畫面、香氛營造等藝術呈現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展現黃山之美與蘊含於“美”中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音樂部分的主要內容包括七首合唱作品,它們是《山魂》、《聽鬆》、《追雲》、《踏雪》《嬉泉》《問石》、《山盟》﹔《黃山大合唱》詩歌部分的主要內容包括七首詩歌作品,它們是《山頌·禮魂》、《鬆之聲》、《雲之夢》、《雪之韻》、《泉之幻》、《石之問》、《山賦·禮贊》。生動展現黃山的自然之美和藝術之美。
《黃山大合唱》作為原創的大型聲樂套曲,誕生於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后國富民強、和平崛起的今天,通過展示黃山之美、攀登之樂、志向之高、和諧之妙,來展示祖國之美,體現了我們這個偉大時代所特有的堅韌果敢、勇攀高峰、志存高遠、傲視天地的奮斗精神﹔更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共生關系,昭示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意義。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黃山風情畫卷,更是一場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時代精神的藝術盛宴。《黃山大合唱》以《黃河大合唱》的雄渾與氣魄、《長征組歌》的豪邁與激昂以及鮮明的現實意義必將成為愛國主義、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的最佳載體,帶給人們強烈的時代感、自豪感和藝術美感。
《黃山大合唱》的創作歷經一年之久,它是一部形式新穎、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的音樂與文學相結合的作品。該作品由我國著名音樂人和活動策劃人甲丁擔任總策劃、總導演,《黃山大合唱》的主創人員陣容極為強大。
文本創作上,詩歌作者李瑛、雷抒雁、徐剛、程步濤、李小雨、洪燭等都是我國當代著名詩人﹔歌詞作者甲丁、宋小明、車行、喬方、韓葆等則是活躍於我國音樂文學界的一代名家﹔譜曲者孟衛東、馬丁、王佑貴、卞留念、戚建波、劉彤、王曉峰、滿文軍等是我國樂壇一流的作曲家。9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推出的首場演出中,140人的合唱團來自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唱團、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160人的交響樂隊由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組成,北京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譚利華擔任本次晚會的指揮。24日在人民大會堂的首演中。國內演藝界資深藝術家陳鐸、虹雲、王剛,原華、瞿弦和、張筠英、朱琳、徐濤、石為堅、方明、岳斌、蔡國慶、廖昌永、戴玉強、王宏偉、張燕、譚晶、鄭詠及黑鴨子組合都將登台獻藝。此外,演出現場的各類技術性支持工作也都是國內最具實力的執行團隊完成的。
出席《黃山大合唱》新聞發布會的領導有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臧世凱、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山風景區管委會主任李宏鳴,省文化廳廳長楊果,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省旅游局副局長陳雷,黃山市委副書記、黃山管委會黨委書記、副主任江山,北京市委外宣辦主任王惠,黃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汪建設。
應邀出席新聞發布會的還有《黃山大合唱》主創人員,著名詞作者:甲丁、宋小明、車行、喬方、韓葆,著名曲作者孟衛東、馬丁、王佑貴、卞留念、戚建波、劉彤、王曉峰。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