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比上升背后:我为银行拉存款
近日我接到几个银行朋友的电话,他们说银行分配有拉存款的任务,考核压力大,他们认为我的关系资源比较丰富,希望我推荐存款客户资源。今年央行连续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约6000亿资金,近期更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回收市场流动性,导致部分银行资金吃紧。2009年初放松的贷存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不得高于75%的监管要求于2010年回归。
这篇文章算是对银行业争夺存款战作了注解: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趋严、流动性趋于收紧、存贷比需达到75%的大限将至的背景下,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考验较为严峻:一季度末,中信、光大、招商、浦发、兴业、民生6家银行的存贷比均高于75%,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存贷比为77.54%。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比呈现结构性不均衡特征。上市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由于拥有强大的存款市场地位和较高的第三方存管存款市场份额,流动性相对充裕,存贷比也较低。而股份制商行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速较快,存贷比也较高。
据证券时报报道, 随着存款活期化的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为应对存贷比超标压力,纷纷“隐性加息”以吸引存款。从一季报也不难发现,多数股份制银行存贷比已经明显超标,6月底前达标难度不小。各银行一季报数据显示的存贷比为:交行78%、招行77%、中信银行77.91%、民生银行83.35%、兴业银行80.08%、深发展79.55%。6家银行的存贷比均明显超过75%的监管红线。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看,存贷比过高意味着银行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不足,应付客户日常支取和结算的能力严重下降。
存贷比即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因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谓的资金成本,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较差。因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就会想法提高存贷比例。从银行抵抗风险的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这就需要银行留有一定的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在央行或商业银行的存款),如存贷比过高,这部分资金就会不足,会导致银行的支付危机,如支付危机扩散,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对地区或国家经济的危害极大。
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存贷比只是银行控制风险的一个简单指标,当前宏观经济局面仍十分复杂,用存贷比来调控信贷与加强风险监管,仍十分必要。这篇文章建议,如果走向更加完善的资产结构和业务结构,提高中间业务水平,增强定价能力以降低存贷比,既需要在体制上,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和允许商业银行在混业经营方面有更多突破和作为,也需要商业银行由注重资产规模到以关注利润和加强风控为根本出发点的经营理念转变。
在银监会加强贷存比监管的背景下,高贷存比的股份制银行负债成本或将提高。有分析认为,随着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即使央行不加息,银行吸纳定期存款成本也已显著提升。居高不下的存贷比和存款成本,都将进一步制约银行发放长期贷款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