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黄金十年的路程已经过半。医药板块2009年合计200多亿的利润,总市值达到1万多亿元,市盈率达到50倍。2009年各子行业景气度全面提升,原预计同比增长17%,净利润120亿元。而实际总利润达到了200多亿元。据测算,2009年板块收入增长14.6%,扣除短期收益、营业外收支利润总额增长40%。对投资者而言,凡是高于25.8%的同比数据都有一定的隐忧。目前局势和我们2006年底对行业的判断刚好相反,当时医药产业资本、投机资本普遍对医疗变革的启动年缺乏心理准备。市值最高的同仁堂市值2006年约为60多亿,而今有40家医药上市公司的市值高于此巅峰纪录。2005年同期国内9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市值约为1171亿人民币,销售额1200亿,净利润估计55亿元。预计2015年整个板块的利润会达到500亿元,但这是内生式增长、板块扩容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5年的医药板块市值和药品销售额应该怎样?药品占医疗费用的比例应该如何等因素需要深思。
2、估值水平的合理性需要长期投资者考虑。美国医药指数2000年达到400多点,现在也就300多点,盈利能力是关键。十年来龙头pfizer没有给投资者回报,因为2000年估值水平太高了,投资者2001年一致预期的专利化学药品的高成长性没有出现。这十年是仿制药和生物制品的天下,teva、amgen等把握住了行业机遇。国内医药指数2005年年末约为180点,目前达到了1500点。目前市场走势更多反映了估值水平的变化,而不是特定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股价失去了长期支撑能力。
3、 药价虚高问题带来的隐忧。药价虚高的背后是一条可以治理的腐败链,产业的整合和发展、看病贵顽症的解决需要政府真抓实干。主攻医院处方药市场、具有“中国 特色”大品种的上市公司股价近期调整剧烈,如益佰制药、康缘药业、双鹭药业、恒瑞医药、亚宝药业等,反映了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矇眬预期。
4、对长期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价格远没有到来。目前与港股、B股、美国上市的中国医药股相比,国内A股国内公司的估值水平在1倍以上,小盘、概念股更是呈现大跃进的走势。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毋庸置疑的,但长期投资者需要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来锁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