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说“不”


我在写“天下汽车大势”系列文章时,就坚定地认为中国在汽车产业领域,已经可以说“不”了。这一点可能连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意识到了,而我们自己还处于模棱两可的认识当中,或者是有内外勾结的情形。如若不信,前段日子通用那么痛快地放弃上海通用1%的股份,就是一个极好的旁证。他们在用大政治思维打欧宝和萨博的牌时,忽然灵机一动,万一中国人也打这种牌,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岂不是汲汲可危?

 

以前说市场换技术?那么,现在拿市场在换什么呢?好象什么也换不到嘛。既然什么也换不到,还给他们市场干什么吗?是因为WTO的国民待遇吗?那我们在国外什么时候享受到这个待遇了?

 

我们现在可以怎么办呢?

 

不是总有产能过剩说吗?这种学说也有可爱之处,关键在于它控制谁的产能。如果它能起到控制跨国汽车公司产能的作用,那就是一个好的学说。

 

我们是不是可以征收一种非国民土地使用税?

 

还有,不要害怕升级到WTO解决机制,现在所有的国家最怕的是什么?是怕我们退出WTO。我们当初是怎么进来的到底想清楚没有?

 

有件事情我实在是无法想清楚,为什么我们源源不断地向国外运送物质、资源和血汗,只换来一些白花花的废纸一般的钞票,还遭受国外极大的怨恨?想来想去,最大的可能是中国人太能吃苦了,而外国人太不能吃苦了。我们用类似“黄金和钻石般的财富”换来一点点面包和水,已经感激不尽了,因为我们可以生存下去了。而那些“贵国的人民们”,可能即使几乎无偿地喝着香槟吃着牛排,由于没有喝到一杯更加醇正的葡萄酒或者吸上一只更加地道的雪茄,而怨声载道。当然,在他们人民内部也有不平等的情况。

 

中国可以说“不”,也到了一定要说“不”的时候。我们可以只看汽车行业。以下只谈为什么可以说“不”,至于如何说“不”,聪明的中国人比我多着呢。政府在房地产政策上,其“聪明”程度简单让人瞠目结舌。

 

1. 汽车研发。中国已经初具实力,不是小学生了,而是到了大学生水平。如果我们客观地自信地比一比,我们跟韩国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较大的差别可能在非研发领域,而是决策水平的差距,姑且叫它决策水平差距更大。而这跟对外合作没多大关系,是哲学层次的东西。

 

2. 汽车制造。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差距更小。如果一定要说有差距,也只是设备级的差距,而非集成能力方面的差距。而在汽车研发上,集成能力尚未达到一流水平。在制造领域,集成能力应该已经达到一流水平。比较典型的一个问题可能是,要不要中国自己的加工中心和机器人?废话,为什么不要?大国竞争理论一个基本常识就是,别人有什么,我们也要发展什么。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想办法发展。

 

3. 汽车零部件。差距最大的在汽车电子领域。而汽车电子行业,并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差距。当我们看到泰森要跟婴儿打架的时候,我们常常选择放弃,美其名曰为“理性”。其实不然,发展自主品牌,本来就是一场婴儿与泰森的较量。事实证明,我们愈战愈勇,愈战愈强。汽车电子行来同理。

 

4.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和PLM在内的企业管理系统,外资企业未必占有较大优势。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象沃尔玛和丰田那样,重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这样系统的建立,核心可能在于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现在看来,是很难引进的,哪怕大家都在学丰田,鲜有学得会的,因为系统不完全一样,不可刻舟求剑。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可能就是我们的成功之路。

 

在以上四大领域,很难想象跨国汽车公司会在中国市场上给我们以何种回报?即使我们想学,也没有必要付出“市场”这个太大的代价。我们更多的其实并不是向国外的汽车厂学习,而是向他们的供应商学习。近些年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说明,即使那些供应商所依附的主机厂在中国发展并不理想或者根本没有来到中国,他们也同样会在中国市场上寻找商机。对他们,用市场换技术才真正行得通。而这些供应商在国外的大客户,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挠他们向中国的自主品牌输出更多更好的技术、设备和方案。

 

当中国汽车知道自己可以说“不”时,所有的跨国企业都将战战兢兢地低下高贵的头颅。试问,中国市场没有了哪一个国家的汽车是不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因此将要崩溃离析?我告诉你,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自主品牌。通用可能是第一个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可以说不”的跨国公司,大众收购乔治亚罗绝不可能只是针对“正道”一家公司,他们可能还寄希望中国这头雄狮继续沉睡。我们来看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日本市场和韩国市场,甚至印度车市,哪一个市场不是以本国或本地区汽车制造商为主?唯有中国,明明已经开放过度,却还时刻遭受着国外开放不足的指控。

 

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各个竞争对手在谋势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而我们的反击,尚不敢轻轻地说一句:对不起,请注意,难道我们不敢说“不”吗?

 

Alilong于上海 2010年端午节

 

PS:思念古代贤人屈原,应继承和发扬他忧国忧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