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10年的六一


写在2010年的六月一日

 

“六一”了,儿童的节日,快乐啊!

据说,大凡有儿童节日表演的地方都多了一个特殊人群----警察。这使我联想起天天看到的小学校放学时的另一情景:警戒黄线、武装警察、警车。

这是在一系列杀童案之后政府加强的行政性保护措施。这也让社会和家长在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五十年后又一次加上了又一个鲜明的后缀词: 谁是最可爱的人—警察。

武装保护放学,可以保护放学时学生集中分流的一个高峰,这之前呢,这之后呢?中国没有这么多的警察!

也许小学生会在开始时感到新奇,家长会增加一份安全感,但时间稍长,学生和家长会从这警戒黄线、武装警察、警车后面看到危险,产生心理恐惧,长此以往,是否会给校内的儿童造成新的精神问题,社会和政府不可不虑。

根据中国卫生部疾控中心今年初的统计,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高达7%,总数超过1亿人。其中重症病人1600万人。据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介绍,中国心理疾病还呈现年轻化发病的趋势,最小的只有8岁。当前中国儿童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上15%20%的平均水平。

她说,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工作节奏加速,以及重大灾害、经济危机等因素,是造成患病人群庞大的原因。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将转为什么型?谁知?谁决定?这是个不可说的问题。

一面是中国是世界上号称最强大的美国的最大债权国, 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总金额高达6962亿美元,相当于47341亿人民币。

一面是中国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人口比例高达7%,总数超过1亿人。其中重症病人1600万人。

一面是社会弱势人群杀童发泄,现在得靠警戒黄线、警察、警车来放学。

对外,追些钱回来,对内,追一下花出去的钱到底流到哪个口袋里去了,这样就很快有了银子。有了银子,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和谐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自然将得到缓解,让中国人整体的心理精神健康了,社会才能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去转型。我们将重新看到的小学校放学时的自然情景:笑语和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