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之下,中国企业更加面临经营不畅、出口衰退、通货紧缩、股市低迷、产能过剩、竞争过度、融资受阻、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等头疼的问题。许多企业感到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或严重亏损的威胁。
可是我们看到企业家的恐惧和担忧并没有转化为企业创新与变革的动力,许多企业家的经营思维仍然停留在过去,总希望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再牟取暴利。市场上盲目跟风、无序竞争的局面也随处可见。比如竞争对手做促销,我们也跟着做促销,并且做更久的促销;竞争对手降价,我们也跟着降价,并且把价格降得更低;竞争对手生产新产品,我们也跟着生产新产品……这些恐慌式的模仿做法明显暴露出了中国企业缺乏战略。
也有许多企业采取保守措施,紧急采取各种“瘦身”方式,比如严格控制成本、裁剪人员、减少项目投资、减少宣传费用,谨慎控制每一笔开支……而这仅是目前企业保全性命之道,即使抢救过来,企业也需要思考如何调整战略,应对新的市场环境。
这里并不是说缺乏战略的企业必然走向衰退的明天,各种企业“瘦身”的方式都是错的,而是说在低迷、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想渡过艰难时刻,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危机中勤于反省,积极调整,制定有效的策略!目前由经济低迷带来的恐慌、跟风、削减预算都不能算是良好的长治之道,企业应该在战略、产品、管理、资本、人才等方面不断调整,做好全系统营销管理,发挥自己的专长,才能做到扬长避短。
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第一是信心问题,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首先应该具备坚定的信心才能从容迎接新的挑战,或许我们还能在危机中发现许多新的商机;其次,目前有些企业由于经营不畅,已经在危机中休克了,脆弱的企业生命力往往是错误的战略和管理导致的,不过这只是短暂的昏迷,如果企业能善于调整,必然可以产生新的生机。
《重启策略》一书根据目前的背景状况,旨在帮助企业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寻找最佳战略模式,解决市场障碍,维系长远发展。本书核心的观点是: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没有人就没有一切,理论若离开人性的主题,就会变成空架子。企业也必须围绕人性做好内部管理,这样才能把精力放在市场上。如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在《经营之神》中所说的:“机械中心主义的理论体系,恰好蕴藏着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失落了人”。但是抓住人性变化的心理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就可以摆脱竞争了呢?还不够!还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不断超越竞争对手,得到消费者的忠诚,就可以轻松占领市场。除此之外,我们所能想到的招数,竞争对手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商业竞争本质抓起,打造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在市场低迷状态中,企业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整顿品牌战略,这也是企业卓越的必经之路。从这些观点出发,本书的主旨是从人性洞察、营销战略、品牌管理上探讨企业的经营出路。
最后,笔者衷心希望中国企业经过策略调整,能更有竞争力地生存,并不断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