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不能成为发展的代价


  像武汉这样的事情,相信全国各地都有,笔者所在的城市就存在,那个已经通过环境评审,准备上市的亚洲最大的纸业公司,虽说建了世界一流的汗水处理设施,而且据说那经过处理的水不仅可以养鱼,其高层还曾经在某高层领导来视察的时候亲自喝了一口。可是,据其内部人士说,那只是用来给领导看的,给检查团检查用的。至于平时,那自然是直接排和长江的。在不然,为什么当地的自来水公司为什么关了,要从几十公里之外的上游市区通自来水?

  环境的重要早已经是世界的共识,但是,由于GDP挂帅,在中国的大多数地方,环境保护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这我们从各地环保部门普遍的处于小老婆生的尴尬地位就可以略知一二。此外,那些不断被披露出来的什么癌症村、血铅超标村,等等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那些极个别的被有心人士揭露出来的环境污染案件,其触目惊心的程度,让人不敢想象。而这些,如果没有当地政府部门的纵容与姑息,相信是不可能存在的。

  有人曾经放言,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这也被很多地方的官员所默认,这也是造成目前我们环境污染越治越污染的根本原因。

  然而,污染容易治理难,要污染一条河,即便是像黄河、长江这样的也很容易,要不了一二年,但是,要治理一条河,那怕只是一条小河,都不那么容易。看看淮河吧。国家花了数以百亿计的钱,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到今天都没有能够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