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宇丹
今天中午和十几年前在《金融早报》工作的几位同事相聚,其中有几位竟是相隔十几年才重逢的了。
原来和我在《金融早报》同一个部门周末文艺部的阿民(前排左一)现在已是交通部新闻中心主任、副厅级干部了,这回就是他从北京到深圳出差,我们才因此聚到一块的。当年我们周末文艺部的男同事孟南(前排右一)开了一家影视公司,目前正在深圳投拍一部电视连续剧。原报社领导徐总(前排中)现仍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还有一位报社的文坛泰斗、我的文学师父、国家一级编剧刘云程因在外地创作剧本,未能参加我们的聚会。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刚到《金融早报》工作时大学毕业不久年仅二十二岁,是我们部门年龄最小的。汉语言文学是我的第一专业,因此刚出道时就选择了少女时代热爱的记者职业,在报业中算是正宗的科班出身。那时的我涉世不深,是个经常和领导顶嘴的“刺头”、挨了训动不动就哭鼻子使小性子的犟丫头,但同事们都把我当小妹妹一样呵护和帮助,使我在那段记者生涯中积累到这一生受用无穷的学识和奠定了后来的事业基础。
《金融早报》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投资创办的,据说当年信息不是很发达的股疯年代,每天一早《金融早报》刚出版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报社里人才济济,待遇也是在深圳同行业中最好的,令深圳新闻界同行们艳羡不已。
今天席间除了我外都是湖南人。徐总调任《金融早报》前是湖南益阳市文联主席、《益阳日报》社总编,随他一起来深圳组建《金融早报》报社的大都是湖南人。我作为九十年代的文学青年,白天上班完成了采访任务和编完稿子,就在办公室里细细品味湖南同事们贴成簿子的发表作品,让我领略和汲取了湘派文学的磅礴气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派文学离不开湘楚文化的孕育与濡养,深受屈原楚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宋明理学倡导的经世致用主张的影响,铸就了湖南文人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近代的湖南文学家毛泽东的诗歌创作中就体现了一代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例如《沁园春•长沙》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念奴娇•昆仑》中的“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七律•到韶山》中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激情荡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湖南青年作家韩少功为首倡者的“寻根文学”,对文学的源泉即文学的“根”进行了新一轮的探寻。沈从文、周立波等一批湖南乡土文学作家的作品更是经久不衰。
我那时住在姐姐家,每个周末就到《金融早报》在车公庙的宿舍大楼里各家去蹭饭。成了家的同事们轮流做东,文人们边进餐饮酒边侃文学,那份悠然闲适,无论是在过去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还是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深圳今天,都是难觅的,也正是那段成长的经历养成了我至今喜爱读书和舞文弄墨的习惯。
我们今天的饭局从正午一直延续到将近日落,大家忆峥嵘岁月,挥斥方遒,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共事的旧日时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