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自肥催生楼市两束罂粟花


权力自肥催生楼市两束罂粟花

限价房本来是政府为了抑制高房价,动用公共财政补贴中低收入人群,以解决他们住房困难的惠民工程。而在山西省忻州市,首例限价房项目不仅专供市直机关,而且被公务员大肆高价倒卖,从中牟利至少五千多万元。市民说,多少家庭“望房兴叹”,限价房成了机关干部的“提款机”。(20日经济参考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4/20/c_1243588.htm
自从推出经济适用房制度后,官员竞购限价房、经适房的热情似乎从来就不亚于穷老百姓,武汉的“六连号”就曾让人嘘唏了一阵子,而最近深圳在初审通过的经适房申购房中更是惊现数百公务员的影子,有的甚至拥有百万豪宅,而忻州如此明目张胆地将经适房建设由“惠民工程”变成“惠官工程”,则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不久前,有官员在高房价面前感叹,凭自己的工资根本买不起像样的商品房,也许我们的政府官员的确很穷,所以才变着法儿跟低收入平民百姓争抢限价房、经适房。可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官员住豪宅的新闻却零零星星曝光了不少,最近,常德石门“官员豪宅一条街”又闪亮登场,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间。
官员竞买经适房,官员住豪华别墅,犹如两束盛开的罂粟花,在当今中国楼市构成一道奇异的景观。它们之所以开得这么艳,这么抢人眼球,毫无疑问多是权力自肥催生的结果,暗箱操作、冒名顶替、变相福利、利益输送,乃至于受贿索贿。基于权力通吃的灰色交易,有的官员总能够轻易地买到经适房,有的能够花比市场价低得多的钱买到高档商品房,有的则不用出一分一文就能拥有数套甚至数十套商品房,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这两束罂粟花,让房地产市场中毒不浅,严重扭曲了楼市的表情。官员争购经适房,不是因为收入太低,更非为了经济适用,而是为了倒卖生钱,虽然政府投入了很多,可能够到达那些嗷嗷待哺的低收入者手中的很少;官员住豪宅,不是因为他们的阳光工资有多高,而是可能有其他难以见阳光的来源,因而对执行国家调控楼市政策就缺少热情和积极性,甚至放任、纵容楼市里的疯狂。
最近,国家再出重拳调控房价,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过,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还必须下决心铲除这两束罂粟花,楼市才能切实回归理性、健康发展,而这也是反腐倡廉的必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