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投资渠道是解决高房价必行之路


拓宽投资渠道是解决高房价必行之路

许婉婷

最近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频频出台,除了增加土地供应和保障住房供给外,更是从对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的房贷政策入手,先是将二套房贷首付提高到5成以上,贷款利率上升到1.1倍,再提出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还赋予地方政府权力,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从政府出台的种种措施来看,调控力度是前所未有之大,针对性也非常之强,特别是第三套房贷,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投机投资行为都进行了限定,可见政府打压高房价的决心。事实上,采取货币政策,通过紧缩银根来打压房地产市场确实容易取得成效,从07年的“9.27新政”便略见一斑。但是这种调控也容易导致需求的膨胀与爆发,之后便会不可避免迎来房价报复性的上涨。也就是说,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政策,其实是治标不治本。

从供求关系来看,要调控房价,除了大幅增加供给外,这里指的是有效供给,还可以通过减少需求来达到目的。需求的减少,自以为通过要求首套住房90㎡以上首付三成、二套房五成、进而限制三套房贷就可以达到目的,其实不然。这种差异化信贷的调控方式已经不是疏导住房需求,而是连基本的自住需求都遏制了,说是要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其实是强行抑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正确的疏导需求方式应该是减少投资投机性需求,保护自住型需求。而减少投资投机性需求,也不是强制性的掐断“信贷资金”这个链条,这种方式只能对利用资金杠杆的投资投机者行之有效,对那些资金充裕、通过一次性付款购买房地产保值增值的投资投机者来说,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投资投机性需求之所以不断的涌入房地产市场,根本在于我国现有的投资渠道太少。要减少这部分需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拓宽我国的投资渠道。

目前,我国实体经济的投资渠道明显偏窄,很多行业都是国有资本在垄断,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有些行业虽无投资限制,但是国有资本却通过资金的雄厚挤兑民间资本,形成垄断。而国家政策方面,虽说拓宽了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对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但并未得到全面的落实。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商人和居民手上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如何让这些资本保值增值则是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实体行业投资渠道受限,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利润下降,于是股市和楼市变成了他们寻求的有效投资通道。而相对于股市,房地产这种固定资产更具有保值增值的效果,因此大量资金涌入楼市也就顺利成章。

由此看来,要疏导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就应该拓宽行业投资渠道,减低行业投资进入门槛,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实体行业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进而发挥实体经济应有的效益,从而使投资实业经济的民间资本获利。只有这样,才是解决我国高房价、维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可行之道,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