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看7天(之二)


老子看7天(之二):

——7天为何将《道德经》做成《倒得经》?

/前赵

 

《倒得经》的“倒”和《道德经》的“道”,是一个读音,都是第四声。猛一看,“倒”比“道”的分量要逊色很多。其实,往“倒”字上倒些金粉,也是很有分量的。譬如:

 

1、              老子“倒”骑过驴。据寡人十六岁以前的梦中记载,《道德经》就是老子“倒”骑驴的时候悟出来的。

2、              “倒”,是空杯心态的行为体现。

3、              “倒”,先付出的勇气,不等万事俱备,先迈出一步再说。

4、              “倒”,就是“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和企业文化的关系已在《我们吵架玩吧》中和大家分享了,在此不再赘述。

5、              老子写的《道德经》有五千字,7天做的《倒得经》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倒”和“得”,其实再简练些就是一个“倒”字(只是为什么不是三个字呢,悟空,你去问问如来吧)。显然7天的《倒得经》比老子的《道德经》更凝练,更具实用性。

……

想给“倒”字镀金,不管牵不牵强,怎么着都能镀上。但7天的《倒得经》不用镀,因为他是纯金的。只所以这么说,抛开其他不谈,单凭7天“立法会”就能证明。

 

不管是企业还是社会,危险往往是伴随官僚思想蔓延、派系斗争产生的。如何规避这一问题,098月我在《如何让伟人少犯错》中有一点点提及。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有语云:民不畏威,则大威至7天通过立法会这一机构的设立,实现了领导主动去威,而不是树威。这和其他企业领导树威是不是很“倒”。

 

领导去威,不仅能避免独断专权,更能让群体的智慧在阳光下发光,从而达成群治的可能。

 

据本人了解,目前大陆还没有其他任何一家企业像7天酒店这样设立了“立法会”这个机制。立法会,作为7天酒店“自下而上”的监管和输氧的“工具”,其重要作用已福及了每个7天人。不管你目前用没用这个工具,她的强大作用已经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