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利润高,央企骂名大


   央企拿地王,任志强和潘石屹又开始他们的经典对谈了:“我劝任总不要去参加大望京一号地的拍卖,争不过人家,任总一意孤行。真是花钱买丢人,不是花钱买地” ,“小潘嘲笑我不是在花钱买地而是花钱买耻辱,但至少华远还在参与,招拍挂己让小潘失去了参与的信心与勇气”,这两个行业大佬一出场就是戏,一张嘴就是名言。在央企被炙烤这推向前台之际,你分明能看出他们的冷嘲热讽。
    “任总”所说的“小潘”提到的“人家”,指的是央企。在他们的对话里,央企不仅推高了房价,让老百姓受苦,而且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让民企无处立足。在任志强们的论调中,高房价要么是市场规律,要么是央企哄抬的,要么就是政府的土地供应不足和不科学的调整政策导致的,反正民企是只有贡献,没有责任的。某些方面甚至很委屈,美化了城市,自身被泼了脏水。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央企就这样成了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并且几乎没有什么自我辩解的声音发出来。可是,看着某些民企的高调,终究是有些不忿。只要招拍挂,就会产生地王。央企不参与,难道“王石潘石屹吴亚军们就可以握手言和不再在疆场拼个你死我活”?民企所指责的无非是央企有钱有实力,很难与其竞争。对于这样的指责,首先,房地产本身就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虽然市场化了,但它有着强烈的民生职责,也不是说任由开发商赚钱或者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场所,再说民企一个个本身也是巨无霸;其二,央企很有钱很强大也不一定就是什么错,社会主义国家国情决定了的。既然任总对年轻人说你在北京买不起房,是因为你生产率低,你该去二三线城市,那么央企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地对“任总”和“小潘”说,你在北京拿不起地,是因为你还欠火候实力,你该去二三线城市发展?
      央企为什么疯狂拿地?其实说白了,看到民企在这个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心热而已;民企为什么扯着扯着拿央企说事,因为央企抢到了他们同样饥渴的土地,眼馋而已。再者,央企高价拿地也不表示它就可以顺利实现高利润,盖什么样的房子首先就成了大问题,后面几年面临什么样的市场形势也是未知数。监督的人多了,改个规划都未必顺利。最后你会很奇怪的发现,央企高价拿地的事情是确实的,但利润最高的无一例外都是民企。
    本质上讲,微观主体都是逐利的,真不好说谁的行为就更理智,更值得肯定。只不过在这样轮番的抢夺土地和哄抬价格运动中,老百姓受不了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央企和民企对老百姓来说感受都一样:好大一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事实上,大部分时间里,央企和民企“亲如兄弟”。因为他们同是市场的供应方,同样希望这个市场只涨不跌。虽然价格联盟的事情这几年成为笑料,但你拿个地王解放我,我拿个地王解放你,互相抬升下区域价值的事情也没少干。本轮民企躲在央企后面,哪里是什么坏事,简直是利润我拿,骂名你背的大好事。
    央企退出解决不了这个市场的任何问题。问题是,地方政府通过供给土地参与这个市场太深,变成一个利益方后很难再推出比较有力的调控政策,批判高房价的背后是除了没买到房买不起房的人外,谁都不希望房价真正下降。所以最要紧的土地供应和金融调控政策是不在案的,仅有的一些行政手段又被民企拿来变成政府市场化不彻底的讥笑对象。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