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20年20人(11)
倪润峰:他已被市场遗忘
四川长虹,今天已经淹没在中国股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没有任何光彩了。但是,20年来从这个市场走过来的许多投资者,却都清楚地记得,四川长虹曾经给他们带来过希望,也给他们带来过财富,而它的急剧滑落又让许多投资者伤透了心。这一切,莫不与一个人紧紧相连,这个人就是倪润峰。
1994年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四川长虹,是一家由原来的军工企业改制过来的企业,倪润峰在1985年5月担任长虹电视机厂厂长后,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把“长虹”做成了全国叫得响的电视机品牌。企业上市以后,其经济效益连年上升,产品、产量、利税连续5年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第一,不仅长虹牌电视机稳居全国电视机市场的龙头,其给股东带来的投资回报在当时的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也首屈一指。据统计,从1994年上市当年开始的头几年里,长虹年年推出高送配方案,股本规模从上市之初的1.9818亿元迅速扩大为1997年底的15.2997亿股。可贵的是,即使有这样高的股本扩张,但长虹连续几年的每股收益却都保持在2元以上。长虹的这种高增长和高回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1996年出现的大牛市中,它无可争议地成为市场的龙头股,而倪润峰的声誉也在此时达到了顶峰。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他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但是,从1998年开始,四川长虹的经营却出现了问题。在倪润峰的倡导下,长虹一直坚持以低价倾销来保证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额,引起同行的强烈抵制。由于长虹的扩张战线拉得过长,它不得不通过不断地配股来解决资金链的问题,在低迷的市道中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反感。1998年夏,长虹公布的一份中期报告显示其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这顿时引发了市场上一阵抛售长虹股票的潮流,其股价也节节下退,长虹不得不取消了这一年度的配股方案。
集满一身荣誉的倪润峰,对长虹的下滑觉得不可忍受,他出了一步险棋,拿出10亿元的6个月银行承兑,控制了200万只21英寸彩管,企图以此形成垄断。这一招使长虹出现了百万台彩电的压库和上百亿元资金的积压,面对压力,倪润峰不得不向市场认输,把价格压低抛售库存,导致长虹元气大伤。2001年,急于解决长虹产品压库的倪润峰经人介绍,与一位名叫季粉龙的美籍华人合作,倪润峰期望以此来开拓长虹的国际市场。但是,在将大量产品运往美国后,才发现季粉龙手下的APEX惯于“空手套白狼”,早已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公司。这次合作最终造成38.37亿元的海外应收账款无法追回,至今余波未平。这是倪润峰企业经营史上的“滑铁卢”,随着他在市场上的声望急剧下降,长虹内部对他的“逼宫”也日甚一日。2004年7月,在倪润峰60岁的时候,他被上级宣布免去在长虹的一切职务,就在他下台的第二年,新组成的长虹董事会在年报中公布,长虹当年度出现了36.81亿元的巨亏,一个昔日的龙头股,就这样创下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亏损之最。
倪润峰离开长虹的权力宝座后,市场上再无他的身影。在纪念中国股市20年的时候,这位曾经在市场上创造辉煌纪录、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企业家,依然销声匿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市场已经把他彻底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