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有借助网络实现推广产品和企业品牌的需要,至少我接触的客户当中都有这样的愿望和思考,只是苦于不知道如何去推广自己的企业,我相信属于这类型的企业很多,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也希望能和更多学习研究网络营销的同仁交流,板砖尽管飞,哈哈。
在聊正题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在微博和QQ群之间疯狂传播的一个小段子,之所以称之为疯传是因为在我加入的10多个QQ群当中,有9个群我都看了这个帖子的存在,大家讨论的不亦乐乎。
段子:继《让子弹飞》热映之后,发解委转型电影新片《让油价飞》今天将在全国热映,预计票房收入过亿;括土资源部不甘落后,准备年底也播出贺岁新片《让地价飞》;无独有偶,住贱部也准备联合张阴谋拍摄大片《让房价飞》。
在我看来,这个段子之所以在网络上快速传播,是由于结合了社会热点和民生联系在了一起,让每一个看到的人会自动的想去转发和朋友分享的冲动,圣诞前夕,本身电影贺岁接连上映,大家也都愿意聊聊自己的哪点感想,微博给了让大家平等说话的机会,QQQ群给了大家传播信息的便利性,段子本身又具有趣味、讽刺、共鸣、发泄、恶搞的特点,这就是为何能够被快速传播的原因,也是在创意网络营销方案时我们应该注意的要点。
当然,创意出一套完整的网络营销方案要比创造出一个经典的段子或一段视频困难的多,但是,道理是相通的,网络营销不是一个完全靠技术的行当,搜索SEO对网站的流量会有所提升,但这是只是提升网站流量众多手段之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技术和手段层面的,沟通主题还是创意中遵循的原则。
我个人认为,每一个网络营销案例之所以成功,首先具备一种核心的爆炸力,这种核心的能量是原创的、不可被替代的、需要分享才能获得快感的。
举一个反面的教材,艳照门和局长的香艳日记,当然,这些事件都属于违反社会道德风俗的做法,不值得提倡,而我今天只是从传播学角度看待这两件事情。
事件借助网络传播,首先要具有传播的原始动力,原始动力从何而来?它能持续多久?要具备那种基因才能被广大网民乐于分享。
我认为,事件本身在现象和本质两种层面都具备满足人性中的某方面的需求,它可以是刺激的、让人唾弃的、不被大众接受的、令人惊悚的。必须是能在视觉、听觉、感官、心理上的刺激,由刺激产生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从而做出有利于事件传播的反应和动作。
在企业网络营销过程中,创意环节非常重要,但是,在国内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从心理层面真正愿意为创意埋单,不得不说这也是在国内做策划工作者集体的悲哀,但,这不是某一个企业的问题所在,是历史造就的,多年的传统文化沉淀而成的,想要改变还需要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记得有一次我外出忘记了带钥匙,结果自己尝试用各种方法,最后还是没能把门打开,不得已电话寻求开锁公司的有偿服务,对方询问完详细情况之后,提出了一个条件,不管我用多长时间打开锁,你都要付我200元,同意就过去,不同意就算了。电话那头传来了这段话。
结果,开锁的人来了不到3分钟,门就很轻松的被打开了,这个时候,我的心理就起了小小的变化,我真觉的200元的开锁费有点高,在我上班的时候工作一天也就挣这么多吧,一个开锁人3分钟就挣这么多。我心理怎么能接受得了。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当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劳动时间和报酬的匹配度不符的时候,我们就不愿意为某种劳动支付高额的报酬,这是人性中的普遍性,也是人性的利己心使然。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和我有这样的心理变化,要不开锁人会在来之前就在电话里告诉我“不管我用多少时间打开锁你都要支付我200元服务费”。
在我看来,网络营销是一个融合了技术、灵感、人性、心理学、传播学、媒介学、新闻学等多种学科汇集融入一体的工作,说的高雅些、有点艺术工作的味道、说的庸俗点、就是靠脑子吃饭的一群勤劳的人。
怎么看待网络营销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来证明我们的价值,要给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客户简单的认可我们的方案。让客户成功才是我们张存杰网络营销工作室一直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