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成都农村新型社区堪比荷兰


  

震撼:成都农村新型社区堪比荷兰

 

今天无意之中看到一组照片,让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的记忆一下回到了几年前我看到的荷兰的乡村风光。我难以相信,照片上所反映的景象,是成都农村,是几年前还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乡村。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知道,成都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这些建设成果,是城乡统筹三部曲“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四大基础工程”的生动体现:“三个集中”中的引导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以及“六个一体化”中的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四大基础工程中的农村土地整治。

成都城乡统筹三部曲并未因汶川大地震所中断或减缓,相反,这一进程反面提速。出于职业因素,我了解了许多故事。2009年在成都最冷的一天的我因一个采访任务抵达彭州。我们第一个地点选择了白鹿镇一个村,它地处于深山,风光秀丽。

 白鹿镇的冬天真的很美,我们到的时候恰逢漫天的鹅毛大雪,但我抵达这里以后,这一片什么地方呀,在茫茫的大雪下,只有工地露出地面,随处可见的建筑工人在打地桩,建新房,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师傅们冒着大雪在忙碌着,虽然我们路过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但是工人们依旧没有收工的迹象,依旧在雪地里顽强的奋战着,虽然天黑路滑,虽然天寒地冻,但现场的人没有一个退缩,在现场,我们的一位记者朋友当时就感动的哭了。记得第二天,彭州市市委书记到了,市委书记带领全体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宣誓:“决战1231”,一定要在2009年12月31日前完工,在2010年前给群众满意的答卷。

后来我们又去了磁峰,磁峰位置险要,它处在一个半山腰中,我们站在磁峰的山脚下,和这里的工人攀谈起来,在这里工人们说,他们要在12月31日前,在山上建造一所灾民安置点,我很惊讶,怎么可能。这里连路都没有,两边全都是高高的陡坡,我们去的时候刚刚下了雨,这里道路泥泞,连卡车都不能满载通行,只能半车半车的来回运输。在这么短时间内建造一个社区住宅,我当时就把它当成了一种宣传口号。处于职业本能的需要,我们打算亲自到磁峰工地上实地看一看,我们的四驱SUV车轮被陷在了泥浆里无法开行,最后还是由工地的挖掘机用挖兜把我们安全送抵,到了工地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未完工的框架式建筑群,这能在12月31日前完成吗,我们都表示怀疑。 

一晃眼,一年多去,当再次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这里的一切真的变了,变的让人无法预计,甚至是变的我们找不到当时我们因为感动或者是感慨所留下热泪的地方。真的,这里的人做到了,做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

有人告诉我,不仅是白鹿、不仅是磁峰,在都江堰、崇州、金堂、蒲江、邛崃、大邑、新津等等区县,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文字是抽象的,大家看这些图片吧,与我分享震撼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