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新年新规划,理财起步走
【案例】小娜今年28岁,在国庆长假刚刚和小磊共同步入了婚姻殿堂,结束了单身生活。小娜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税后月薪4000元,加上年终奖一共收入6万;小磊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底薪每个月2000元,其余根据业绩提成,收入波动幅度比较大,好的时候一个月收入能上万,差的时候只有5000元不到,今年一年下来加上年终分红总共收入了10万元。小娜和小磊都很受父母宠爱,两人婚前都是花钱大手大脚,基本上一分钱都没有攒下来,结婚的费用完全依靠双方父母。在双方父母的资助下,小两口在小娜父母的同一个小区购置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房,首付由双方父母支付,剩下100万元按揭贷款由小两口负责归还,每个月月供7000元左右。
一转眼就快到了新的一年,对于小两口来说这既是全新的一年,也是全新生活的开启,小两口应该如何去做好新年理财规划呢?
新年新规划 理财起步走
岁末年初之时,既有着辞别旧岁的感慨,又满怀着迎接新年的憧憬。对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人来说,也是到了盘点一年得失、筹谋来年规划的时候。有的人会问,年年不都是这样过,单位的总结计划写写也就算了,回到家里还有必要做什么财务年度总结和规划吗?我们的回答是“非常有必要”。如果我们给“理财”作一个定义的话,那么“理财”就是通过一系列财务规划的程式,将不同形式的财富予以科学化管理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理财”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需要不断规划、执行和反省的过程。
对于案例中的小娜和小磊,这一年将更为特殊。结婚不仅意味着新的家庭的成立,意味着两条平行线汇拢成为一条,更意味着两个个体进行财务重组的重大变化,思考家庭财务问题从此都要站在“我们”的角度,而并非像以前那样仅仅是“我”的角度。
盘点一年收支情况
已往之但仍要谏,会总结的人才会不断得到进步,这对于家庭理财也是同样的道理。年终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时机,可以对一年来的理财得失情况进行整体回顾,跟踪并评估这一年理财规划方案的执行情况,审视一下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是否都做了及时的动态方案调整。尽管有些人会觉得这有点儿像是“马后炮”,但实际上善于总结过去才会提升对市场的全局观敏感度、加强各种投资领域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性认知,即便是投资失误了也不让自己在错误的方向上行进过久而扩大损失,这对于增强投资理财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年终盘点首先就要总结一年来的投资收益。先厘清楚一年以来究竟做了哪些投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模块:一类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常见的包括储蓄存款、债券、银行理财产品以及部分信托产品,这类产品的收益确定,比较容易计算整体收益率,只要做到不要有所遗漏即可;另一类是代客理财性质的浮动收益产品,常见的包括基金、集合理财、阳光私募、一对多等等,这类产品需要根据当前和年初的净值损益来计算收益率;还有一类是自助交易类的投资渠道,包括股票、黄金、期货等等,这类交易比较频繁,不妨拉出一张对账清单,收益亏损都一目了然。
理财无非是“开源”和“节流”,总结整理了投资收益情况之后,自然还要再盘点一下家庭或个人一年来的整体支出情况,看看是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过大的支出项目。如果是对于平时坚持记账的人来说,这一步就十分轻松方便,只要拿出账本盘点一下即可,这也体现出经常记账的好处。对于一些没有记账的个人或家庭来说,尽管做不到非常精确,但仍然可以作大致的估算,主要支出分为那么几块:一是家庭刚性支出,比如说归还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等银行债务,还有每年固定需要缴纳的保险费用等等,这些费用支出基本上每年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通过相应的账单来较为准确地估算来年支出金额;二是家庭日常的水、电、煤、手机费、物业管理费/房租等公用事业费支出,这些需要平时注意积累缴费单据,这部分费用可以视作为家庭一年的固定成本支出,计算结果可以用来预测来年的此项支出,当然需要留一些余量以备来年的公用事业费涨价;三是日常信用卡消费支出,主要包括吃、穿、用、玩、大件商品等消费,现如今整个社会的刷卡环境建设已经较为完善,一般此类消费大多数人都会通过信用卡完成,因此年底不妨将常用的信用卡拉一张对账单,清点一下每个月的消费记录,如果要做得更细致一点可以把不同的消费记录予以归类,这样可以看出平时花在哪些方面的支出是正常的、哪些方面有一些失控、或者是哪些月份因为何故有些超支等等,有助于提示并改正不良的消费习惯;最后一类就是用得最不见形的日常现金支出部分,这一部分开支往往是最难控制的,可以拉一张工资卡对账单,比照一下每个月的取现金额,看看哪些月份取现最多、哪些月份取现最少,回顾一下缘由,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小娜和小磊夫妇来说,一年中最大的所得是两个人的婚姻,相应的物质上的最大所得是双方父母资助了首付的一套新房。而除此之外,夫妇两人没有任何积蓄,似乎也就没有其他财产性所有了。但实际上两人的年收入合计有16万元左右,也没有繁重的家庭赡养要承担,分文不剩肯定是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夫妇俩需要对一年来各自的开支情况作仔细的分析检讨,来年加以改正。如果实在控制不了消费冲动那就索性在年底前兑换掉积分、销掉多余的信用卡。
确定家庭财务目标
“理财”是人生的财务规划,追求的是一生的收支平衡,而非一个短期的三两个月的行为。通常我们都会走进许多“理财”的误区,比如说只管拼命挣钱、挣得越多就是越会理财,或者是节衣缩食、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或者有些人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情,和普通老百姓或工薪阶层关系不大,或者有些非常保守的人只会把钱放在银行存定期存款,再或者有些人总是投机跟随热点,什么收益高他们就逐利做什么,再有的新新人类还会超前消费、超前享受、寅吃卯粮等等。我们说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理财既不是让我们做“月光族”和“啃老族”一般的逍遥人,也不是让我们成为肉体和精神备受折磨的苦行僧,“理财”应该是追求自由、自主和自在的境界,使个人或家庭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会有不同阶段的理财目标,比如说培训充电、买房子、买车子、生孩子、子女教育、子女结婚、境内外旅游、赡养老人、退休养老等等,这些都是最普遍常见的家庭理财目标,有些家庭甚至更为复杂。这些目标中有些是跨度几十年以上长期的,有些是3~5年内中期的,有些可能是1~3年以内短期的,这取决于家庭究竟是处于“筑巢期”、“满巢期”抑或是“空巢期”的不同阶段。因此,每一个家庭或个人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设定短、中、长期的目标。
家庭财务目标的设定必须明确而切合实际,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毫无压力:一个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家庭将目标设定为5年以后购买价值200万的房子是毫无意义的;同样,一个年收入50万元的家庭将目标设定为每年旅游一次其实也等于是形同虚设。好的财务目标是能对人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它会驱使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共同享受梦想照进现实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每一个目标的设定不仅要有确定的实现日期,还要有相应所需的金额。对于小娜和小磊夫妇来说,不妨可以这样设定目标:1年以后为生育孩子准备2万元、3年以后获得更高一级别的学历/学位或执业资格证书、5年以后购置一辆15万元的家庭轿车、15年后争取提前还清房贷、18年后筹满孩子的大学教育基金、30年后退休前建立至少150万的养老基金等等。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家庭实际财务情况,对家庭的整体现金流收支情况有相应的定位预期,小娜和小磊现在还年轻,处于财富积累较少的事业成长期,但我们需要牢记的是时间是具有复利效应的,年轻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只要合理规划善以理财,假以时日就能撬动可观的财富杠杆。
做好家庭财务预算
当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制定家庭财务规划了。尽管投资领域和投资产品可以千人一面,但作为家庭财务规划来说一定是各不相同的,正如几万人都可以买同样一只基金,但这同样一只基金对于几万人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同的。家庭财务规划需要从家庭或个人的实际财务状况出发,评估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再根据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确定最合适的资产配置方案。对于一些人过中年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家庭,尽管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但马上面临着养老的问题,家庭财务规划的主旋律应该是防御,就不适合去做一些高风险产品的进取型配置;反之,对于像小娜夫妇这样的年轻家庭,尽管财富积累可能较少,但职业成长性却十分强,因而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较高,反而更适合做一些积极配置。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好的理财”就是一直要保持高收益,动辄就要跑赢大盘、跑赢CPI、甚至要跑赢M2。但其实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就连“股神”巴菲特都会有投资失手的时候,一位地追求跑赢这个跑赢那个只会平添投资理财的浮躁,而这正恰恰是投资大忌,好比墨菲定理所述“越是不想让它发生的事情它越是会发生“,所以我们要改变对“好的理财”的预期。所谓“好的理财”,就是在市场低迷时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做好财富保存,而在市场高涨时能获得偏高的收益、而不是时时刻刻都成为市场的领头羊。所以在制定家庭财务预算规划的时候,我们要紧紧围绕“怎样做好的理财“这一个主题。
首先,根据前述已设定的家庭财务目标,对家庭的现金流作一个详细的安排,每个月收入预计多少、什么时间点可能需要支出多少,这样就能有一个整体的预算概念,只有清楚了哪笔钱能投资多久,才能作下一步的资产配置。其次,经过前面的年终盘点之后,家庭的资产、负债状况已经很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应该能够发现家庭财务中的一些问题和缺陷,比如说家庭投资渠道是否过于单一、风险投资比例是否不太恰当、固定资产占家庭财产比重是否过高、投资收益是否还有提升空间、保险保障是否不尽充分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同时结合现金流安排对现有的家庭资产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长期资金可以牺牲一定的流动性多配置在一些高风险领域,短期资金适当多配置在一些流动性充足的低风险领域。
以案例中的小娜和小磊家庭来说,年收入16万元,假如年收入每年增长5%,剔除刚性开支每个月7000元的房贷月供以及每个月4000元左右的生活开支,那么还将剩余3.6万元左右。小两口直接面对的是1年以后的生子需求,那么2万元的生子费用是可以满足的,但这笔支出需视作为短期支出,因此建议购买一些债券型基金等较低风险产品;另外1.6万元可以用于支付两个人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费用,再教育的投入也是必须的,有助于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发展空间,为将来更好的生活打下基础,一些学位再教育的开支一般以学期计算、定期定额,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针对该笔支出的资金可以适当购买一些二级债券型基金或是表现稳健的平衡型基金以增加部分潜在回报。对于更长远一些的子女教育基金、家庭养老基金等规划,夫妇俩完全可以直接投资一些股票或股票基金等较高风险资产。另外,夫妇俩在保险保障方面也是一片空白,需要尽早未雨绸缪,比较合理的配置是年收入的10%左右购买保险,现阶段可主要侧重于养老险和健康险。
需要注意的是,家庭财务规划不仅要注重自身的高中低风险资产的配置布局,更要结合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当外部市场繁荣向好的时候,可以大幅提高风险资产比重;当危机重重难掩萧条的时候,就该迅速转移至中低风险领域;当市场剧烈震荡的时候,不妨可以挪出少部分资金,波段性购买一些指数型ETF基金,尝试去捕捉市场节奏。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我们从金融危机的寒冬中走出来的时候,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合理有序的财务规划对整个家庭的重要性。从不确定的外部市场环境中获得确定的成长和收益,这不仅仅是一份新年的理财规划,更是一份家庭责任的担当。
本文供稿于东方早报《理财一周》专栏(2010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