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http://news.sohu.com/20101219/n278386421.shtml),【 招生】南方科大首期招收50名学生,学费全免,每年对学生补助1万元,学校师生比控制在1:8左右。【 风险】教改实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学校将与学生和家长签订协议书,以确保他们参与教改实验班完全自愿”。【 声音】朱清时表示,目前南方科大并没有取得教育部 招生资格审批,但改革不能靠等批复,要发挥深圳的“敢闯”精神。没有取得教育部审批就开始 招生,自主考试,接收高二学生上大学,学校自授学历和学位……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近期再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昨天下午,该校举行了2010年教改实验班咨询会,正式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首期50名学生。今天,该校将举行首次面试,40多名免笔试的考生将接受一场别开生面的复试。值得注意的是,该校在承诺首期50名学生“学费全免,每年每人补助1万元生活费”的同时,也明确表示,这项“教改实验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并希望学生和家长须与学校提前签订协议书,以表示他们“自愿亲身参加这个实验”。
看了这个报道,我首先感到非常的遗憾。因为,当前,对于我国的教育问题,尤其是高等教育,很多的校长和大学都没有表现出,对于教育部的足够重视与尊重。例如,前一段所谓的“北约”和“华约”就是对于教育部高考的挑战。现在的南方科技大学不等待教育部的招生审批就招生,其实就是在挑战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工作程序。
虽然,这种挑战可以被解释成,为了教育改革而不能等待,但是,这样的做法,其实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利益。因为国家不承认的大学文凭,其实就像一位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生曾经揭发唐骏先生的文凭问题一样,其实,就是因为唐先生的博士文凭授予学校没有得到我国教育部的认可而已了。所以,目前南方科技大学的做法,其实就有可能把这些学生变成“西太平洋大学”的学生。
我其实非常相信朱校长的能力和气度,也相信南科大可能会最终成功,但是,目前没有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就招生,其实他们得到的南科大文凭与西太平洋大学的文凭,应该是没有实质区别的。
有人往往把南科大与香港科大相比,不过,我在香港科大呆过,我认为,二者本质的不同就在于,政府的投入。为了建立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政府,尤其是港英当局,投入相当大的财力和支持,而承认文凭就从来不是香港科大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有理想办教育是好的,但要尊重有关部门的权威,要尊重学生的利益,这就是一个大学老师对于南方科大的第一感觉。希望南方科大能够办好,不要办成又一所北京海淀走读大学,更不要办成另一所“西太平洋大学”。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