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杂感:真能力来自真竞争


   全球化,即使你不做国际贸易,不跨国投资,我们加入了WTO,人家老外早就竞争到了你的家门口,不远万里来到你的地盘,和你展开竞争,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家的运营能力,对客户心理需求把握等等,让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土人都吃惊,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竞争,你躲都躲不了,即使没有和你的企业直接竞争,这些港澳台,外国公司所在供应链的节点上总有你竞争的行业,不管你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市场上见,竞争中分高低,不服就是真不行。

   计算机,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是催着着新的商业模式,催生了新服务经济的竞争形势。客户体验服务,客户满意到忠诚,不是过去拿着拿点所谓质优价廉的产品就能搞定消费者的。新经济意味着知识创造价值,当然不是书呆子那种,更不是拿着学历晃眼,口吐莲花不行,逻辑游戏也没用。

   真知识必须转化成真能力,真能力只能来自商战中的挥洒自如,不能带来竞争优势的伪知识可能会带偏路,更有可能贻误战机。太多太多的例子说明,新经济新的竞争环境,企业往往成为自我成功的牺牲品,如果不能真的实现企业转型,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企业和人一样有生命周期,大众的说法是12年一轮回,3年一段路,上升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蜕变期),这对大多数行业60%的企业都成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就像人一样,青春期,老年期有自己的特点,关键企业要清楚的识别出,该成长的成长,老年了,要能返老还童,创新和学习是最核心的灵丹妙药。

   当然,创新应该是有意义的创新,学习更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这里说的有意义是就客户而言,就和竞争对手竞争有效性而言,而不是自己想怎么创新就怎么创新,创新本质上要带来市场价值,带来企业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力才行,环境不断变化,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竞争对手不断变化,学习和创新也要持续进行,赢得一场战役不代表赢得整场战争,赢得战争不代表革命胜利,革命胜利不代表江山永恒,创新和学习就的这么辛苦的做下去,做的不觉得辛苦,还能尝到乐趣,一代一代复制下去,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真正的金钟罩铁布衫。

   据统计50年代到90年代,500强企业40年消失了一半,照此推理,一个人如果活到80岁,也就能看到500强轮回一遍。世界知名大公司抗风险,经营管理能力一般无法比拟,结果尚且如此,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更是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怪不得比尔盖茨对微软有半年倒闭说,张瑞敏经营海尔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感慨。

   竞争就是这么残酷,赢得竞争才是真功夫,一时得胜过分惊喜,也就埋下了自我牺牲的种子。

   真竞争练就真企业,真企业拥有真能力,真能力来自真竞争。有价值的创新,有意义的学习,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客户的洗礼,过好竞争这一关。而支撑这一切的核心基础是企业的人才观。胜在竞争,赢在人才。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