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弱于预期


   权威人士13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将在16%左右;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目标规模可能为7.5万亿左右,但这一目标规模目前尚未最终确定。目前来看,明年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可能仍定位为保增长,预计货币当局将倾向于更多采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年末岁尾,依据惯例,各大商业银行正在上报明年的信代规模。目前来看,五大国有银行基本上维持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部分股份制银行的计划规模略有放大。2011年信贷规模平中略增、总量不减,这与市场预期的货币政策严厉紧缩局面形成一定的反差。

      国内经济景气持续恢复,以及外部形势如美国经济相对好于预期,使得境内企业的资金需求较为旺盛,成为信货总量“钢需”的基础;2011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相关部门需要平衡经济增长、抑制通胀与内外部均衡的综合目标。这两大因素成为货币政策收缩中力度相对温和的关键。

      关于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胀形势,市场一般认为局势相对依旧较为可控,预计2011年物价上涨仍将处在“温和”范围之内,而不太可能转化为“恶性”。短、中期来看,11月份的CPI创出5.1%的新高之后,随着包括严厉的行政管制措施在内的一系调控措施陆续产生作用,预计12月份以后月度环比将对稳定下来;而今年物价前高后低的特点,使得明年通胀形势应该是“前紧后松”,上半年压力大一些,下半年之后,随着对比基数的逐步抬高,压力将逐渐减轻。综合国内外各方面的形势来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将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这一点从昨天公布的中央经济工作的会议公报中可以清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