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家去美廉美购物,因为盐用完了,所以就去买盐。结果,在盐的货架上竟然没有普通的精制食盐,只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强化盐。其中,数量最多,价格也最便宜的是售价为1.8元的低钠盐。但是,我以前谈过,所谓低钠盐其实就是含大量氯化钾的盐。我并不能确定这种盐是否真的可以降低血压,或者对健康正常人没有影响,但是,我也谈过,这种高氯化钾盐对某些人群可能有害,甚至是致命的。遗憾的是,在低钠盐的包装上,并没有任何的警示性语言。
为了避免某些人群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我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不适合食用含氯化钾的盐(即所谓低钠盐)的人群其实有很多。首先,是肾功能不全者,由于低钠盐含有大量的钾离子,进入人体后,无法排出体外,可以导致高钾血症。高血钾可以抑制心肌收缩,出现心律缓慢,心律不齐,严重时心室颤动、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导致猝死。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而死亡。高血钾亦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其次,就是服用某些利尿剂的患者,比如保钾利尿药安体舒通(螺内酯),螺内酯在人体内与醛固酮的作用相反,专门“保钾排钠”。对于水肿、腹水病人,因其排钠作用强,消肿效果显著。但往往出现高钾血症,导致心律紊乱,有一定危险。第三就是服用一些常用降压药的人群,比如β阻阻滞剂(如心得安等)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各种普利);第四就是服用各种非激素类消炎镇痛解热药(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璃珀胆碱等的人;还有就是一些抗生素的使用者(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两性霉素 B、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多黏菌素、环孢菌素A);最后就是抗心律失常药(如地高辛等)和抗凝药物(如肝素等)。这些药物本身都可以导致体内钾离子升高,而低钠盐可以通过使钾离子大量进入体内,增加这些药物升高血钾的作用导致危险的发生。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加强警示,避免危险的发生。
近一阶段以来,由于物价上涨和出现所谓的“海囤族”,油盐酱醋等也供应紧张。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去香港打酱油的事情。大家去香港不仅打酱油,食盐也成了购买的目标(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01104/73545.html)。所以,我呼吁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增加普通精制食盐的供应,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应该提醒公众,如果有肾功能障碍和正在服用导致高血钾药物者,使用低钠盐存在着风险,并应要求使用低钠盐的餐厅提示过度摄入钾盐的风险。各位公众也应该在购买食盐时,考虑自己的肾功能和正在服药的情况购买,不要只考虑价格,必要时可以咨询您的医生或者相关的专家。
当然,昨天,我没有买低钠盐,而是购买了2袋2.4元的加硒海藻盐,尽管我不缺硒,不过比危险的钾盐来说,我还是补硒算了。最后,我还是希望有关部门增加普通食盐的供应(当然,我也要考虑是否也囤些普通食盐了),提示低钠盐的风险,必要时可以先停止供应低钠盐,以免消费者误食而导致高血钾的风险。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