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远对岩画中的人像作种种猜测
位于粤桂交界处偏僻山乡道路一侧的一块巨石上,近日发现一处罕见岩画,岩画中有人、马以及星座图案,还有一些类似文字的图案。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一幅人像图案:头部似戴有“头盔”,头盔一左一右插有两根“羽毛”,中间一根天线状物。有专家认为此人像图案颇似影视中戴着头盔的外星人,也可能是古代百越土著首领图像,更有专家说,岩画是古代劳动人民确定时间和南位的定时定位器。据悉,该岩画已列入罗定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广东省重要文物新发现”。
现场所见:石面上有不少图案
岩画位于罗定市泗纶镇分会村一座名叫火窑岗的半山上,这里距离广西仅三公里。在一条小溪两旁,两块巨石隔溪相对,当地人称为“公婆石”,岩画就在这“公婆石”其中靠路边的一块上面。另一块在小溪对面,据当地群众说,由于地势险要,巨石被野生藤蔓缠绕,无法寻找是否还有岩画。
羊城晚报记者见到,岩画所在的巨石为不规则形状,简单目测巨石长约14-15米、宽约6米、高度约10米左右,由于村民在巨石旁修路堆土,原本突兀难攀的巨石变得低矮了。有村民说,泥土填埋了巨石的“下半身”。陪同记者前往采访的罗定市博物馆前馆长陈大远告诉记者,由于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村民文物意识提高,于是向他们报告了岩画情况。
记者跳上石面,果然发现不少图案。最多的是圆圈中间加一个点的星座图案,数了数,看得清晰的约有12个,大约构成一条线状。动物图案有一个,是匹马的造型,陈大远说这匹马很像新疆岩画马的画法。人形图案有三个,其中最清晰的一个看似头戴“头盔”,顶部画有三根线条,两根分向左右,中间一根似天线,顶端有一小球。面部眼睛、鼻子依稀可辨,额部画一个圈。此外,还发现一些类似文字的图案。
记者在分会村采访了几位上年纪的老人,70多岁的沈广泉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就知道有“公婆石”,“上面的公仔早就有了,我太公也不知道画是谁作的,旧时曾有人偶尔会到那里烧烧香,拜一拜那块石头”。
陈大远曾是罗定市博物馆馆长,对罗定的历史文化有着相当认识。他说,“公婆石”岩画既没有文字记载,又没有参照物,而且雕刻手法原始古朴,加上内容反映原始祭祀场面,所以推测其为史前岩画。另外,“公婆石”岩画的线条雕凿痕迹并不深,有专家欲用纸将岩画拓印下来,但由于凿痕太浅无法拓印,“估计岩画是用石器等钝器工具凿刻”,陈大远说:“因此,推测岩画是石器时代创作”。
这说明了当时就有远古外星人来访,而其头盔上竖立的应该是三根“天线”,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古人将其作为神的化身,描绘在了岩画上。而星座图案说明了“他”来自宇宙,也就是一副星图,描绘了他们星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方向。
罗定远古历史
罗定是千年文化古邑,历史悠久,它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东有云雾山脉,西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黔、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自古被视为门庭防卫,抚绥重地。
远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时期,已有人类在罗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们居住在今天苹塘、金鸡等地的洞穴中,过着渔猎生活。距今四五千年前,罗定的泷江河、罗镜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类生活的踪迹。早年在罗平横垌背夫山发现的大型战国墓葬,其墓主人就是史料所称的“百粤之君”。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在2400多年前,罗定曾经创造过辉煌的远古文明。对此,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先生曾撰文指出:“罗定东邻高要,南接阳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国,即古称两山之间(云开大山和云雾大山)的古王国之地。”
觉醒字幕组www.awaker.net 详细地址:http://www.awaker.net/a/waixingwenming/2010/112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