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号称全球领先,但面对个人电动车消费市场尚未完善的情况,还是让比亚迪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电动车的市场开发问题。据了解,近日的高交会上,比亚迪不仅带来了K9纯电动客车、F3DM双模电动车、e6纯电动轿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而且带来了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的解决方案。并且,此前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也在世界电动车大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比亚迪电动汽车的重点市场,已经从个人消费转向了面向公共交通等在内的公用事业。”
此次电动车市场开发思路的转换,可以说是比亚迪继主动调低年度任务后,又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改动。并且,这个改动应该说是比较明智的。
其实,就产品技术层面来说,F3DM以及比亚迪的电池技术确实曾让不少人眼睛为之一亮,这里面也包括了股神巴菲特。然而,产品技术高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成熟。不说别的,高成本的充电设备就很让人吃不消。据介绍,目前的快充设备和普通交流充电桩,都比想象的要昂贵得多,快充设备的成本大约在80-100万元左右,而普通交流充电桩也要好几万元。如此昂贵充电设备,恐怕没有几个充电站肯买单。
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动汽车要达到普及,必须首先解决商业模式、电池成本、配套等三大问题。另外,据J.D. Power的预测: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纯电动汽车(BEV)的销量为520万辆,占当年乘用车总销量(7090万辆)的7.3%。其中,混合动力车大约390万辆,纯电动车仅130万辆。可见,该机构对电动车在10年内占据主流地位的讨论表达了完全不同的见解。
当然,我们绝不否认电动车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毕竟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据美国最新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介绍,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民用和环保工程教授黛比·尼迈尔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称,碳氢化合物燃料可能在2050年就会枯竭。这意味着,40年后全球将可能面临一次能源的剧变。
因此,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所说的,“发展电动车是大势所趋,谁能抢占战略高点,未来就能掌握世界汽车工业的制高点。”而比亚迪目前所做的,就是在抢占制高点,只不过,这个制高点可能无法马上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收益。
其实,在开发私人市场失败后,比亚迪转向开发城市公交系统也是大势所趋。如某业内人士所说,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在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最容易实现,因为政府给补贴,各国都是这么做的。
据介绍,一辆公交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相当于40辆私家车,一辆出租车的油耗和尾气排放则相当于六辆私家车。如果全国的大巴和出租车全部换成纯电动车,每年可减少2800万吨成品油消耗,将有效缓解国内石油供应不足的矛盾。而如果全国公交系统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54万吨,节能减排的效果相当显著。这笔账,政府显然会非常重视。
目前,比亚迪的公交产品中已经有纯电动轿车e6和纯电动大巴K9,分别投入深圳与长沙市使用。e6纯电动车首先作为出租车在深圳示范运行,K9纯电动大巴也已获得了长沙市政府1000辆订单,希望未来能逐步替代普通燃油公交车。
从市场层面来看,全国公交大巴目前约有50万辆,出租车有120万辆。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前提下,各地政府对于城市公交系统的改造都进行得风风火火。如果此时比亚迪的电动车能在这个领域占据优势地位,那必将是一块不小的蛋糕。从品牌战略上来说,在城市公交系统中导入比亚迪电动车的优势技术,也能为比亚迪赢得未来的品牌竞争力,间接给F3DM等民用电动汽车的市场化铺路。当然,最直接的好处,是将电动车转向公交系统后,不但销售的阻力减少,还能获得地方政府不小的补贴,这总比F3DM继续在私人市场“困兽斗”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