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荒地野草,在自生自灭


老家大姐的大儿子在深圳工作,他刚生了孩子,才3个月,就把孩子仍在老家让自己母亲带孩子,带着媳妇奔赴深圳打工挣钱。媳妇在深圳不找工作,在租住的房子成天玩。大姐很生气,因为自己辛苦给儿子媳妇带孩子,而媳妇则在深圳不找工作,只知道玩。
现在,农村的普遍现象是,年轻人大都将孩子仍在老家给老人带,自己跑出去打工。对此,老人大都会全力支持,认为这是自己的儿女争气有出息,能出去挣钱了。
这一现象,已经持续了30多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有了。于是,一波又一波农民工涌入城市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农民工也获得了一定的收入。然而由此带来的一大严重副作用是,不计其数的农民工的下一代被扔在农村。这些孩子很多一出生就不得不与父母两地分隔。这些孩子的教育无从谈起,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天然感情纽带被生生切断。将来他们长大后,他们必然会因为从小教育、情感方面的缺陷而面临重大的挑战,必然会出现许多的社会问题。
我不得不对此报以悲观的态度,这些孩子被人们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其实就是“悲剧的一代”、“被抛弃的一代”。更为悲剧的是,这一代数量非常庞大。据全国妇联2008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总数约5800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而实际数字,只能会远远高于这一保守估计。在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很多孩子因为父母亲情相对缺失,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儿童更为严重。
“留守儿童”其实是中国的悲哀。它是越来越大的城乡差别的一个标志,一方面,城市在农村的支持下空前发展起来;另一发面,一些农村却不断沉沦,甚至在一步步走向死亡。
当城里人在拼命考虑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名校时,农村的“留守儿童”却如荒地野草,没有父母的关爱,在自生自灭。
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犹如一个个巨大的黑洞,贪婪地将农村的资源吸了进去。在实现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留守儿童”的未来在哪里?如果不改变人力资源单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不改变中国农村发展越来越低迷的现状,“留守儿童”的问题就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归根到底,中国农村也需要发展,也需要国家大量投入。其实,一些有识之士已经醒悟:光有漂亮的城市化,光有大规模的城市聚集,而将广阔的农村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潜伏着极大的危险。因为城市越大越脆弱,一旦发生危机(战争或者瘟疫),后果将是毁灭性的。而幅员广阔的农村则是天然的危机“避风港湾”。
因此,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取决于农村。农村兴,才能说中国有了真正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