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王思齐认为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容貌、风度等行为规则和形式。礼仪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
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最后,健康、必要的礼仪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广交朋友,避免隔阂和怨恨。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诚恳、谦恭、和善,就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
一般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有九个方面:
1.遵守社会公共道德.
2.遵守时间,不要失约.严紧在工作和休闲时间打搅外宾.参加活动要按约定时间到达不守时是失礼的表现.但也不要过早的到达,以免使主人未准备好而难堪.
3.尊敬老人和妇女,上下车辆,出入门应让他们先行.
4.举止端庄,注意言行,不要做一些异乎寻常的动作;不要用手指指人.不喧哗、不许放大笑、不在远距离大声喊人,走路不要搭肩膀;站、坐姿势要端正,不要坐在椅子扶手上.坐下时腿不要乱跷、摇晃,更不要把腿搭在椅子扶手上,也不要把裤管撩起.手不要搭在临近的椅子背上.女同志不要叉开双腿.
5.切勿随地吐痰,不乱扔烟蒂或其他废弃物品.
6.公共场合不可以修指甲、挖耳朵、搔痒、摇腿、脱鞋、打饱嗝、伸拦腰、哼小调、打喷嚏、打哈欠时应用手帕捂住嘴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声音.
7.吸烟应注意场合,参加活动前不要吃蒜、葱等味大的东西.
8.衣着要注意清洁、整齐,特别是衣领和手帕要经常洗换,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
9.日常生活中见面时要互致问候,谈话时注意勿谈论疾病与不愉快的事.
其次谈到涉外送礼礼仪
在涉外性的各种友好交际中,为了向他人表示慰问、祝贺或感谢,往往需要赠送一些物美价廉的小礼物。在选择礼品时,应考虑到受礼人的爱好、习惯和忌讳,还要考虑到礼品的意义、特色和价值。
一般而言,应邀出席私人家宴时,王思齐认为应向女主人赠送小件土特产、小艺术品、小纪念品、小食品、干鲜果品或花束,也可向主人的小孩赠以糖果或玩具等。应邀参加他人的婚礼,应赠送小型艺术品、鲜花或其他日用实物。探视病人,可赠以营养食品、果品或鲜花。
元旦、圣诞节时,可送日历、烟酒、名茶或糖果。出席各种宴会,可酌情赠送花束或花篮。
再次涉外礼仪着装要点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燕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目前,除个别国家在某些场合另有规定(如典扎活动,禁止妇女穿长裤或超短裙)外,穿着趋于简化。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