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九三学社中央与社北京市委联合召开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社中央副主席邵鸿主持。九三学社思想建设研究中心在京研究员,部分在京社员,社中央和社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40余人出席会议。以下是我发言的主要内容: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关注执政党的方针政策理所应当。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盘点过去,展望未来,针对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地发展,在会议公告和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中,充分表明了中共中央的意图和决心。通过学习,我有两点感受:
一是中共中央已经比较全面地看到了面临的矛盾、困难和危机,并决心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出现了一些国际国内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官民之间、贫富之间的很多矛盾和问题,“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中共中央提出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对改革最艰难的时期,要有机遇和忧患意识,公告告诫全党加强对科学发展规律的分析,要适应环境变化,主动迎接机遇和挑战。
二是中共中央对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已定,对于政治改革也有一定的思考,坚持改革发展的决心不动摇。在公告中,我看到了对坚持发展的描述,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体现出快速推进改革的决心。
作为一名税务教师,我更加关注全会公告和“十二五”规划中的财税问题。财税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经济体制改革纲要直到2009年才完成了主要任务。今后的财税改革也是任重道远。通过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告和“十二五”发展建议,在财税改革方向上,我们读出了“公平、规范、科学、透明”的含义,我认为这次全会所展示的是,财税改革要向公平、规范、科学、透明的方向迈进。
首先,在税收制度改革问题上——突出公平、规范。也就是说,财税制度设计要更加突出公平原则,还要更好地规范现有制度。提出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如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在税制结构中,有些税种是体现公平的,有些税种是体现效率的。有些税种收入功能并不在第一位,如资源税、环保税。今后改革很明显地体现出对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其次,在财政收支改革问题——科学、透明。也就是说预算收支计划要科学,财税收支过程要透明。从财政收支体制上看,中央希望依然坚持财权集中、财力分散的状态,对于财政分配关系只是理顺,这个理顺应体现出科学性,也对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机制提出了要求。提出“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税制改革的收入调整,也会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所以预算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很重要,不能总是“跑部钱进”。
综上所述,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财税改革的目标,有利于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共中央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的决心和计划是另人鼓舞的,尽管财税制度改革需要长期的努力,但是方向十分光明。同时,在向“公平、规范、科学、透明”这个方向的努力过程中,也给民主监督提供了更清晰的视野和更广阔的空间。
(下图:与会者合影,前排左四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