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学术‘打假斗士’自居的杨玉圣同志本人却是学术的一大造假者”,听者或许会对此疑惑:学风建设委员会的委员怎么会是一大学术造假者呢,但笔者相信,在诸位看官看完下面杨同志的种种造假行为之后没会对第一句话深信不疑。
杨玉圣经常利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重复发表自己的文章,所谓“新瓶装旧酒”是指:文章在传统媒体发表后又在新型媒体的网络上重复发表。且看:
(1)“新瓶旧酒式”第一例
杨玉圣:《我写作<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的来龙去脉》(全文约5608字)《学术界》2001年第3期首发;
杨玉圣:《我写作<学术批评应当署本名>的来龙去脉》(全文约5608字)中华读书报主办《中华读书网》2001年7月2日重发。
(2)“新瓶旧酒式”第二例
杨玉圣:《八十年代的中国美国学——回顾与思考》(全文约6024字)《美国研究》1990年第4期首发;
杨玉圣:《八十年代的中国美国学——回顾与思考》(全文约6024字)《明镜之窗》网2007年10月17日重发。
(3)“新瓶旧酒式”第三例
杨玉圣:《<北大史学>印象》(全文约1759字)《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9期首发;
杨玉圣:《<北大史学>印象》(全文约2012字)《中华读书网》2001年7月2日重发。
(4)“新瓶旧酒式”第四例
杨玉圣:《 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全文约7499字)《美国研究》1996年第3期首发;
杨玉圣:《罗荣渠教授与美国史研究》(全文约8401字)《中华读书网》2001年7月2日重发;
(5)“新瓶旧酒式”第五例
杨玉圣:《值得关注的学术集刊现象》(全文约4696字)《云梦学刊》2004年第4期首发;
杨玉圣:《值得关注的学术集刊现象》(全文约4159字)《小村工作室》网2005年3月21日重发。
(6)“新瓶旧酒式”第六例
杨玉圣:《学术论文的规范化问题》(全文约3639字)《美国研究》1995年第1期首发;
杨玉圣:《学术论文的规范问题》(全文约3639字,标题减少一字》2001年7月2日重发。
(7)“新瓶旧酒式”第七例
杨玉圣:《学术批评、反批评及其他》(全文约3149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12期第7-8页首发(作者写明是北师大历史副教授、《学术界》执行主编,请网友查查这个主编不知道是真是假?)
杨玉圣:《学术批评、反批评及其他》(全文约3149字)在黄安年的《学术交流网》/网友学术交流/中学历史教材/2002年6月13日网上欺骗读者说是“首发”;《学术交流网》中学历史教学/2002年8月17日“重发”。——上述文字引自《学术交流网》
杨玉圣:《学术批评、反批评及其他》(全文约3149字)《中华读书网》2001年7月2日四发。
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样,也为很多不法分子加以利用,虽然现在像杨玉圣之流能够借助网络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论文,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这条便利之水虽然能够暂时满足杨玉圣的欲望,但其同时也能够将杨玉圣之流彻底摧毁,坠入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