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宇:杨玉圣一分为二 一稿三发----一评杨玉圣严重学术不端


         近年来,中国学术不端现象层出不穷,打假之声不绝于耳。笔者不知这些打假者是继承了中国人向来偏好的“窝里斗”,还是传承了中国的 “文人相轻”的劣根性,或者是为了一些见不得人的龌龊目的。

      在这良莠不齐的打假阵营中又有几人是真正为了还学术界一片净土,而进行不带任何个人感情、不为私利的、公正客观的“打假”呢。笔者不得而知,只知道某些所谓的“打假”、“学术批评”者经常是“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腹的男盗女娼”。这些人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中国学术界的健康发展,为了中国学术的未来;但实际上却是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难于启齿的目的。更有甚者,自己的学术本身就存在很严重的不端却还恬不知耻的打别人的假。中国政法大学的杨玉圣教授正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位“打假斗士”的真面目。

      杨玉圣“自我克隆,重复发表”的文章,如:

  

      杨玉圣:《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社会科学论坛》2004.10首发。

      杨玉圣:《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8日再发。

      杨玉圣:《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三发。

  

      仅此一例可知杨斗士所谓“学风清廉”的真面目,其后发两文皆是由首发文章拆分出来的,文章内容基本相同。但是,杨玉圣却在《杨玉圣教授论文、评论目录(1984-2006)》中,欺骗读者说“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中华读书报》2004年11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8日是摘要发表。”后两刊显然不是“摘要发表”,而是全文发表!

      本来,重复发表原因或许有许多,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杨玉圣重复发表却要洗白说是杂志摘要,这是心虚,是欺骗!

      杨玉圣一直以“学术打假斗士”自居,但可笑的是,这位所谓的“打假斗士”自己的学术却是如此腐败。论语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杨教授自己一直叫嚣打假,自己却一直造假,德信全无,长此以往必将自掘坟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