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盯梢”也是一种“暴力”
盛大林
20日,河南省平顶山市一名16岁的少年李帅民从自家8楼的窗户上跳下身亡。其父母称,是市城管处2年多来对他们的贴身盯梢,最终导致儿子选择了这条不归路。原来,为了防止李家上访,城管处派出5个人每天到李家盯梢,李家人走到哪,城管队员跟到哪,甚至到李家做饭吃。今年中考那一天,李父不在家,李母出门办事的时候,盯梢人以为她要上访,就把她控制起来了,帅民因为家里没人就耽误了考试,并因此一直不能上高中……市城管处有关负责人承认,他们的确派人对李小国及其家人进行“观察”了。(据10月21日《东方今报》)
北京的“崔英杰案”、湖北的“魏文华案”……人们对城管“粗暴执法”而导致的伤害乃至命案都已经不陌生了。不过,刚刚发生的这一起非正常死亡却与通常意义上的暴力无关。
的确,李帅民是自杀的。城管队员并没有打他,甚至没有骂他。但在我看来,李帅民也是死于“暴力”,只不过这是一种无形的“软暴力”。
首先必须厘清,城管的“盯梢”或他们自称的“观察”并不是执法,因为居民小区内部并不属于城管执法的范围。那么,他们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呢?控制李母的人身自由属于非法拘禁,未经允许进入李家做饭属于私闯民宅,这些都是违法行为。不过,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全天候的“贴身”盯梢——不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你,那是一种什么感受?不难想像:在此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李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完全失去了正常状态。
拳打脚踢伤害的是人的身体,贴身盯梢伤害的是人的精神;前者只是一时的事情,后者却是持续的行为——如果不是帅民自杀,盯梢肯定还要继续下去,而且可能永无休止。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软暴力”比“硬暴力”更难以忍受。我相信很多人宁愿挨一顿打,也不愿意像这样常年被人盯梢!
由于“粗暴执法”事件频发,政府及各界都要呼吁“文明执法”,可是人们批判或整治的都是“硬暴力”,并没有把“软暴力”包括在内。实际上,“贴身盯梢”等行为并不是城管的发明,而是很多地方拦访截访常用的手段。血的事实提醒我们:这种“软暴力”也必须引起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