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应对最近调控风暴的真实想法


     限贷令+限购令+预售令+加息令(当然,这本不是专门针对楼市)近期楼市新政频出好似“暴雨梨花针”

    就在多数开发商尽情享受“金九”所带来的热销的喜悦之时,从9月29日开始一直到昨天,针对房地产的限贷、限购和从严预售管理以及对楼市利空的加息调控政策铺天盖地而来,没给房地产开发企业留有任何的缓冲期,打得他们措手不及。一时间,开发商基本都被这从未有过的、如“暴雨梨花针”一般接二连三的、比“史上最严厉”还要更残酷的调控整蒙了,激怒了,一下子陷入了“十月围城”的艰难环境。

      
  “市场禁入令”可能引起的退房潮开发商回应:具体应对措施目前还没制定
    本次新政主要是针对八九月份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这一现象。而限贷令和限购令就像退烧药一样,吃下去马上会有降温效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很多人暂停了买房的计划,而对开发商来说,更棘手的问题还是由限贷和限购而引起的“退房潮”。
    这对近期在售的楼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情况,要面临稳固现有意向客户的买房预期、客户对于新政细节的追问、还有是不是要退款,是不是要退意向金等问题。按照政策精神,交易时间的认定以签订购房合同为准,这意味着只要房屋交易还没有签订购房合同,如果买家在限贷之列,便很可能被迫解约;还有如果是在10月19日之前买了两套房子,没有合同备案的话,按政策,就会有一套办不了相应的手续,这对很多以改善型产品为主或投资客户很多的项目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 
     退房、退定金不太可能,若买的是第三套不能贷款的话,可以允许先支付首期款,剩余房款可以为其延期几个月,在几个月内缴清。而多数开发商都表示,面对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政策,退房的情况是不可能没有的,其现在还没有具体明确的应对措施出来,但会依照合同的约定来履行双方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支柱性购房需求遭受严重打击开发商回应:成交骤降和价格停涨不可避免
   “原来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现在是买不起和不让买并存的问题,前两个月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动迁户、首次置业者以及改善需求者是支撑楼市的中流砥柱,投资者并不占主力,而限贷、限购和加息的政策一出台,无疑相当于硬生生地拔走了楼市中的生力军,对开发商的打击可谓力度大,范围广。 ” 
    仔细思考,行政干预手段的“限购令”对自住型购房者实际上并无太大影响,毕竟还都给各家留了一个机会,而9·29的贷款政策使得二套房和三套房的改善型客户被迫退出市场;而对于那些首次置业者和属于首次置业范畴的动迁户而言,加息将增加他们的购房成本,未来继续是否会接二连三地加息预期也成为了他们购房的一种负担。
    供需不平衡是楼市始终保持热度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强迫各种各样的需求暂时全体从楼市中撤离,成交量势必会直线下降。那些以往对于政策不屑一顾的品牌房企,尤其是以开发改善型为主的高档住宅的房企,对于此次的新政极为愤慨,可见这次的“组合拳”是真的打到他们的痛处了。
    房价是否会随之进入下行通道?很多开发商认为,短期之内他们会选择静观其变,尽量顶住压力,不会采取降价等较为低级的营销手段。只要开发资金链不受限,房价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将保持稳定。 
    
    小户型公寓产品受到直接影响开发商回应:唉声叹气不如提高产品竞争力
    不同的政策针对的购房群体有所不同,而受牵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说是具体项目也有所不同。对小户型公寓类的投资产品以及客户不差钱的豪宅类产品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
    首先,对于普通投资客来说,他们一般都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而要再购买也不能获得贷款,于是被迫停手;而对于资金雄厚,无需贷款投资者来说,之前他可能会选择购买两三套小户型房源,但限购令出来后,他只能购买一套,那么,他很可能会选择一套面积较大,总价相对较高的投资产品。因此小户型公寓类产品便被多数人排除在投资的范畴外。其次,对于那些本来想买一套小户型产品过渡兼投资的中产单身白领来说,他们的首次置业会更加谨慎,因为考虑到机会有限,他们会转而选择更大一点的普通住宅或者一次到位。
    在多数购房者看来,房价长期来说还是要涨的,那么如果选一套70万元的房子,即使翻番,收益也就70万元,但如果是150万元的房子,增幅只要40%就有60万元。这样一来,小户型产品,尤其是小户型公寓类产品的销售就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开发商称与其在此时怨天尤人,不如着力提高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作为限购和限贷期间的平稳过渡。 
        

   下一步更严厉的政策预期强烈开发商回应:目前资金充裕,足以“过冬”
    比起现在让各方慌了手脚的那些政策,业内普遍认为,下一步强烈的房产税等更严厉的政策预期将会造成更可怕的影响。就连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都表示,“这次真信了,房产税不吓唬人的。 ”
      房产税何时出台,没有任何人知道,它对购房者产生的心理上的影响我们也无法消除。而就目前已出台的这些政策而言,能否真的有力执行是开发商和老百姓都质疑的问题。如果监管不到位,执行不严格,开发商有可能给购房者支招,假离婚、假社保、找亲戚联名等新手段在未来将会更多地出现。还有10月19日出台的从严商品房预售管理《通知》中,很多条款都是老生常谈,经历了这类调控的房企“老江湖”对此都不太感冒,也并不担心资金链会因此而产生更大的压力,他们认为,这样的政策心理影响高于政策的实际效果。
    多数房企表示,眼下的日子过肯定会艰难些,他们将适当放缓销售节奏,但他们已经积累了充裕的资金,足以应对即将来到的寒冬。

    昨日央行意外加息, 是将管理通胀作为首先要务。双向对称加息0.25个百分点,只是抗击通胀的一个态度,前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通胀压力还会持续向下游扩散,而当前的CPI本来就高位运行,目前看中国的实体经济三季度已触底回升,国内经济不确定性明显降低,实体对贷款的需求强烈,此举可以对付通胀但很难对付热钱流入,此举可看成是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的补充,但目前资产价格上涨,包括房价的居高不下,这样的加息,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无论如何,调控“暴雨梨花针”,看出政府抑制决心,但最最关键的是执行不走样,想到这,不由的让人的心又悬起来。如果不能顶住压力想方设法把调控内容执行好,地产商安然“过冬”后,房价再度快涨就不是危言耸听。

 
   加息对还贷的影响

   已经签订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的贷款利率调整将从明年1月1日开始,而10月20日后新签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将立即执行新利率。贷款100万每月多还百余元。 以贷款100万20年还清计算,加息前每月按揭为7129.7元,而加息后,每月按揭为7245.3元,以此计算,贷款100万加息后每月按揭只多还115.6元。这对于购房者来说并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但是对于二套房贷款者显然负担更重些。本次加息幅度比较低,对还贷人的压力并不大,因而普通贷款者大多不会决定提前还款。其实普通贷款者大多有少缴利息的想法,一旦有钱都愿意提前还清。但如果没有钱的话,即使再加息,没有足够财力的人再怎么减少自己的生活开支也无法提前还贷。如果贷款者认为他手中的现金经过合理投资运作,能够跑赢贷款利率,那提前还款就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