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是房产税的过渡性替代品


财经周评(10-45):限购是房产税的过渡性替代品

 

题外话:限购并不是政府扰乱市场的手段,而是纠正市场失灵的必要手段。但不能简单地将政策取向定为打压房价,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靠政策调控是压不下房价的,这也是为什么房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因此,政策应该立足于限制多套房的持有。限购令正在接近这一政策取向。

由于物业税或房产税出台困难,面对房价不断上涨的现实,及时出台限购令是必要的,但应该是临时性政策,必须过渡到物业税(近期是房产税)上来。对多套房的持有加重税,让投资者得不偿失。因此,限购是房产税的过渡性替代品。

一方面要对高收入者限购或限制持有多套房,另一方面,要对中低收入群体大量提供廉租房和公租房,必要时也可提供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这样,在限购的同时,也加大了供应量,缓解供求矛盾。

作为临时性政策,限购令退市的前提是房产税出台。近日,有关部门会签房产税试点方案显示房产税已经开始倒计时。

 

 

彭澎:新政对房价是否有影响关键在于房产税

2010-10-14来源:腾讯广州房产

 

摘要:04年房地产新政开始,政府每一年都会出台新的政策调控房价。今年上下半年,更是连续出台了两个新政,倍受大众关注。腾讯蓝房32期楼市观察,我们请到了广州社科院彭澎博士,为我们畅谈楼市新政。

从收入比来看,当前房价偏高

首先,彭博士拿他周围的朋友举例,并从收入比的角度,也即是中等阶级收入水平与房价的均价之比分析,得出了当前房价偏高的结论。他称,一些人收入比较高,就把买房子当做一种投资的手段,并认为房子比任何都可靠;但是另外一些刚刚毕业不久的人,他就会感到焦虑,且这种焦虑是普遍性的;第三种则是彭博士自身的这种人,美国的教授在学校附近买一个别墅很正常,但是在中国,确实不可想象的。不过,政府如果能够提供大量的保障性住房,那么房价高一点也无所谓。

广州拥有一流的经济实力、二流的房价

说到不同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四市的房价差异,彭博士认为,判断广州房价主要从三个方面:第一,广州比同类型的城市房价低很多,拥有一流的经济实力,二流的房价,但是也存在泡沫;第二,最近两年尤其是2010年以来,广州房价相比起其他城市是来看是停滞的。因此,部分地区存在着政策一刀切的特点。由于房地产是区域性很强的,政策应该区别对待。鉴于此,地方也会出现相应的差异化政策;第三,广州投资客本地人较多,但是北京、上海、深圳的投资客来自全国、全世界,因此房价更加高,加上广州城市容积率比起其他三市要高,所以城市定位的房价就只能是这么高。

限购令只是不得已的临时性措施

限购令是本次调控的一大亮点,但是其中又是否会引起其他一些问题呢?对此,彭博士表示,限购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但是,实施起来是没有问题的。首先,房子是特殊商品,土地由国家提供,政府可以对它进行控制;其次,市场是可以干预的,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计划市场;第三,房子问题关系到重大民生问题,政府不得不为了国家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对它采取相应的措施。限购是一项临时性的措施,最终是要先衔接到房产税和物业税上的。

新政对房价是否有影响关键在于房产税

谈到新政对市场的影响,彭博士称,在短期内,对成交量是会有影响的,至于后续能否对房价有影响,关键在于房产税是否能出台,并且设计合理。对三套以上房子加重税,是合理的政策。中国推行房改的时间比较短,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对房地产业是比较依赖的,所以必须从税收方面解决房产问题,否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全面崩溃。

物业税是否能够降低房价?对此,彭博士表示,这首先要搞清楚物业税的目的是什么。目前物业税是为了限制持有多套房屋,因此对房价肯定是有影响的,且是符合潮流的。一套合理的房产税,应该是如此的:一套房免征税,二套房按照面积征收,第三套继续多征,加到购房者承受不了的程度。这样的话,物业税对房价是绝对能够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的。

应客观看待开发商在房改中的作用

另外,在房改的过程中,彭博士表示还应该客观看待开发商的作用。在居民整个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进程中,开发商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房子的不断改善,装修水平的不断提升,等等,都离不开开发商的功劳,但是也不能高估他们的作用。有说法认为中国是靠房子来强国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偏差。

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彭博士说刚开始的时候自己是持反对观点的,它会带来投机,扭曲房产市场。但是近年来,房价已经刹不住了,经济适用房就变得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高房价会使低素质群体从大城市淘汰,但是这个大城市的前提是有高额的支付费用。这种思路现在还需要观望,如果它不成立,那么我们需要把这些群体留在城市里,就得提供大量的廉租房。

调控楼市,政府需多管齐下

最后,彭博士站在政府雇员的角度,总结了调控带来的反思:多年下来,楼市调控见效的时间都很短,且到后面往往是失效的。这给人的印象是,新政也不过如此。但是对于本次调控,彭博士认为已经开始接近于健康楼市的实质问题了。调控楼市,需要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多方面等多管齐下,使楼市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