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落下帷幕


    一年一度又论坛,刑事辩护不再叹。

    2010年16日至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召开的第四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如期召开。正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此时此刻已经胜利闭幕。

    作为主办单位代表,本人主持了论坛的开闭幕式。陈卫东教授与张青松主任分别致辞。同时,刑事诉讼法学界泰斗陈光中教授到会致辞。

    在闭幕式上,冀祥德教授做了全面的总结。到会媒体做了详尽而各具特色的报道,尚权刑辩网还做了会议即时专访报道。

    现将有关会议图片和议程及尚权刑辩网的报道发表如下:

 

第四届尚权刑辩论坛现场

10月16日,第四届尚权刑辩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召开

嘉宾们早早步入会场

最高法院刑三庭陈学勇审判长提前半小时就赶到会场,图为陈庭长在阅读会议资料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与全国律协刑委会副主任李贵方律师会前交谈

 

 

 

[名家访谈]《民主与法制》副总编刘桂明:尚权刑辩论坛凸显平台效应
(本网2010年10月15日报道)
     如何认识尚权刑辩论坛这样带有民间性质的活动的意义?民主与法制杂志副总编对记者表示,论坛的作用并非一蹴而就,短期显现,尚权刑辩论坛的一个特点就是坚持,在他看来,非官方的努力会在点点滴滴的渗透中推动中国法治的发展。

    刘桂明副总编认为,尚权刑辩论坛至今召开四届,每届关注的主题在结合刑辩实践的基础上都有不同,也呈现了发展的轨迹。就本次论坛而言,它主要体现了三大亮点:
第一个是主题的突出。刘桂明指出,论坛的主题可以用两个词——“环境”和“效能”概括。众所周知,当前刑辩律师的环境并不乐观,虽未陷入绝境,但确实处在困境之中。但是,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所要经历的阶段,困境总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我们不必讳言,也毋庸太过担忧。关键正在于,如何在困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而这就是“效能”所要解决的问题,简言之就是刑辩律师的刑事辩护最终应当追求怎样的结果。刘桂明特别强调,效能不是效果,效果只是表面的掌声、一时的赞誉,而效能则是一个好的律师在辩护过程中实现的,对社会、当事人和律师三方都有益的结果。至于实现效能的依靠,刘桂明认为制度职能比律师个人才能更为重要。好的刑辩律师应当在制度框架下实现符合各方要求的利益。
    第二个是论坛提出对待刑辩律师面临的困境应有的态度。“如何在潮起潮落的间隙,捡到自己需要的贝壳。”刘桂明相信这主要是一个心态问题。环境不利的现实无可更改,可以改变的是对刑事辩护的积极心态。
    第三个是论坛促使与会者树立对刑事辩护及其改革的信心。刘桂明表示,“李庄案终会过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都很大,促使律师探讨业务的问题,做人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尚权刑辩论坛提供讨论平台的意义所在。

 

 

第四届尚权刑事辩护论坛

改善律师执业环境发挥律师职业效能

(会议日程)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

《民主与法制》杂志

2010年10月16-17日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601

 

2010年10月16日  上午

8:30-9:00    报到

9:00-9:20    开幕式

主 持 人: 刘桂明  《民主与法制》副总编

致欢迎词: 张青松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嘉宾致辞: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9:20-9:30    集体合影留念

9:30-10:40    第一单元:现状解读

1、刑辩律师的执业状况与职业效能   9:30-10:30

主持人:冀祥德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

主讲人:(2人,每人15分钟)

郝银钟   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许兰亭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2人,每人10分钟)

卞建林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

李贵方   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

自由发言与讨论: (10分钟)

 

10:30-10:40   茶歇

 第二单元:实践运行

2、  刑事辩护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10:40——12:00

主持人:刘文元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

主讲人:(每人15分钟)

陈兴良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兆峰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点评人:(每人10分钟)

邓连戈  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副会长

曹  宏   新疆自治区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

自由发言与讨论:(8分钟)

 

12:00-13:30    午餐、午休

 

2010年10月16日  下午

第二单元:实践运行  13:30——18:30

1、刑事辩护与《两个证据规定》  13:30——15:00

主持人:门金玲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主讲人:(每人15分钟)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智勇   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法官

点评人:(每人10分钟)

王守安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

张青松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主任

自由发言与讨论:(10分钟)

15:00——15:15  茶歇

2、刑事辩护与量刑规范(试行)  15:15——16:40           

主持人:许小平   陕西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

主讲人:(每人15分钟)

陈学勇   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审判长

熊秋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焦  鹏   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

点评人:(每人10分钟)

余向栋  上海君成律师事务所主任

罗力彦  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

自由发言与讨论:(10分钟)

3、刑事辩护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16:40——18:00

主持人:翟雪梅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副所长

主讲人:(每人15分钟)

李奋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毛立新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常 铮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点评人: (每人10分钟)

黄  永  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副处长

石献智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处长

自由发言与讨论:(10分钟)

18:30    晚宴

2010年10月17日  上午 8:30——12:00

第三单元: 刑事辩护的未来

1、律师职业效能发挥的途径  8:30——9:40

主持人:万大强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主讲人:(每人15分钟)

Jerald Gomez   马来西亚律师

吴  骋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点评人:  (每人10分钟)

郭  华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岳悍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9:40——9:50  茶歇

2、律师执业环境的改善  9:50——11:10

主持人:王耀刚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主讲人:(每人15分钟)

蔡  华  广东深圳伟华律师事务所主任 

许小平  陕西省许小平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兴梅   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

点评人:(每人10分钟)

刘怀印  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主任

钱列阳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主任

全国律协刑委会委员

李肖霖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自由发言与讨论

第四单元:论坛总结  11:10——12:15

主持人:刘桂明  《民主与法制》副总编

发言人:冀祥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

翟雪梅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副所长

 

(以上资料均选自:尚权刑辩网http://www.sqx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