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罢课都是撤县改区惹的祸?
——再议“示范性”学校不可取
四川电视台昨天报道了江苏徐州多所高中教师不满绩效工资停课,原因是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9月28日撤县改区,此前一直流传改区后所有教师都会涨工资的消息,但是,9月28日方案公布,高中教师没能与该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公务员一样涨工资,不满在10月12日爆发,最早是铜山中学的高中教师停课,然后几乎全区高中教师都集体停课。
这个事件一出来,西祠胡同徐州论坛就有讨论,10月15日,网名为谁伴风行的网友发帖说:“徐州的高中老师你们有什么资格停课!”
这位网友的言论也找到质疑,各执一词,板砖横飞。
笔者观点:由于铜山县撤县改区,义务教育教育教师与公务员的工资都随着改区之后工资大幅度的提高了,而高中教师由于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工资没有增加是这次教师罢课的直接原因。这一次撤县改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平均提高了1100元的生活补贴,这是说明县区教师的收入与市区教师收入存在巨大差距。
在县城做教师与下属乡镇的教师工资也有差距,如果拿乡镇教师工资与市区教师工资作对比差距就更大,其中公务员的工资也是一样的。
《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曾经讨论过从乡镇基层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到县城工作,旨在加强县城教育力量是不是可行?由于这个问题的背后不仅会拉大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收入的巨大差异,你不选拔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教师进县城工作,县城教师进市区工作,一个离任的教育局长一夜之间都能披上百份调动手续,并和腐败问题混杂在一起。因此这种差距太大不仅是不公平。也会制造腐败与不安定因素。江苏、安徽北部有大批的教师流入从苏锡常和南京,正所谓“新版孔雀东南飞”,其原因都是因为各地经济的差距造成教师收入差距过大。教师寻找更高的收入是这种流动的基本原因,而这种流动造成了偏远地区的教育越来越来越落后。
中国西部偏远地区,乡村教育落后的基本原因就是缺教师,因为这里的教师待遇实在太低,这些年还有许多地方在使用代课教师,不仅是教师待遇低,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教育公平也难以实现——教育公平是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
铜山县撤县改区过程中恰恰深刻的暴露了这个问题,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不然的话中国教育公平往往会落空。
原铜山县高中教师的收入也是有差距的。星级高中与普通高中教师收入差距明显,而星级高中与市区星级高中教师收入差距并不明显,这是为什么撤县改区过程高中教师收入没有调整的根本原因。
本月11日我写了一篇文章《“示范性”学校可以休矣!》我这篇文章是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正在激烈角逐而进行的批评。星级高中就是一种“示范性”学校,这种示范性最终落实升学率,落实在在教师收入的差距,都是教育行政机关把行政管理的问题搞颠倒了。
一般而言,普变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变性,教育合格评估是对普遍性的最低要求做出判断,鼓励办学的个性和特殊性,就不应当进行评优评估。教育质量优劣最终也不是官方自己做出的,而是以有社会各方面给出的。当今群众对教育不满意,急功近利是教育部一手炮制的。
铜山县撤县改区过程也深刻反映出教育评优评估实际是在制造教育不公,忽视办学个性的发展。星级学校的目标就是升学率,因此有教师就在《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中发帖称:“升学率是高级中学的生命线”。
这个帖子很值得深思,如果“升学率是高级中学的生命线”,那么普通高中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这些学校升学率很低,这些学校的存在简直就是在误人子弟。
笔者观点,江苏省是一个教育大省,江苏省内教育公平问题,苏南苏北、城乡教育差距都这么大,反映到国内教育差距就更大了,因此中国教育公平的问题确实还存在许许多多实际问题。其中教师的培养与使用尤为突出,特别是乡村和落后偏远地区教师的培养,要做到“下得去,留得住,做得好”还基本不可能。
徐州教师罢课并不是很大的事情,解铃还须系铃人,徐州市有关方面要做好善后工作,做好教师的疏导教育工作。
更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公平,教育如何走出唯升学率,教育如何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办学校决不能再继续推行“示范性”学校。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七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