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辉映下的滦河秋日风光
董宝瑞
今、明两天,应滦县县委、县政府之邀,赴滦县参加滦河文化论坛,拟谈《试谈滦河三角洲文化的历史矿脉》。恰好,左恭田先生于昨日清晨到昌黎滦河岸边拍摄了朝阳辉映下的滦河秋日风光组照,今日转贴一下。
见多识广、云游四海五洲的广州博友阿井昨日在《深秋时节的昌黎翡翠岛大漠壮美风光》后面留言:“您这家乡,什么都有!”笔者答曰:“地域不大,地貌基本齐全。山、海、河、湖、温泉和山地、平原、沙漠、草地等皆有。”前年9月9日,笔者在应《滦河文化研究》编辑之约写《昌黎赋》时,尝言:“昌黎之地,美在名山胜水荟萃,山海河湖俱全。山美之如画,水媚之如诗,地理之利,得天独厚,熠熠生辉。昌黎背负之碣石,巍巍然而峙;昌黎所临之沧海,漭漭然而津。山呼澥应,若在咫尺,是为登泰山而小天下,登碣石而小沧海也。‘地尽忽惊天水合,怒涛千尺腾蛟龙’,此景之壮之妙,天下惟碣石独尊,堪称享誉古今之海沂举世第一观也。海山之间,西有千里滦河急疾奔流入海,东有七里潟湖骤然新开通溟,众水朝宗,一展宏图,沧海桑田,阔景尽目。碣石之山,跨昌黎、卢龙、抚宁,百峦簇拥,群峰险峻,南北横陈呈绝塞之势,东扼辽西走廊,西蔽畿辅重地,系天造地设之屏障,燕山连海之雄脉矣。其绝顶高耸,突兀危立,如楬似柱,嵁崿薄于青霄,矗然著于滨海,似地轴高标,毂转白日,如天桥飞架,明路引航,确系故中国山川尽海之帜,遵海入河之标也。鬼斧神工之碣石峰首,穹窿形塚,与地同岁,与禹齐名,入《山经》,载《禹贡》,引春秋方士麇集,战国仙人繁出,幻蓬莱、方丈、瀛州,揭东方海洋神秘文化之帷幕,拓探险朝鲜、东瀛之航程,实为亘古通今之神岳,圣名远播之天使也。”“海山之间,西有千里滦河急疾奔流入海,东有七里潟湖骤然新开通溟,众水朝宗,一展宏图,沧海桑田,阔景尽目。”滦河,仅在这里提到一句;然而,没有滦河,就没有昌黎境内的百里平川。是在昌黎与乐亭交界处入海的华北第二大河——滦河形成的滦河三角洲,造就了昌黎这块富饶的土地。滦河,乃昌黎和滦县、滦南、乐亭等隔河相望的县域的母亲河也!滦河是大气的,尽管河水已经不像修筑大黑汀、潘家口、桃林口等水库之前那样宽阔、汹涌了,却也依然滋润着滦河三角洲日新月异的袤野,闪烁着地域之灵光。
摄影:左恭田